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中的盐酸莫西沙星和醋酸地塞米松.方法 采用Shim-Pack VP-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磷酸调pH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1 nm;进样量20μl.结果 盐酸莫西沙星0.3-2.4μg(r=0.9999,n;5)、醋酸地塞米松0.03-0.24 μg(r=0.9999,n=5)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3%(RSD=0.89%)、98.24%(RSD=0.75%).结论 所建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3.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院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合理使用极为重要,为了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本文调查了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二门诊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每月中两日的全部门诊处方共7696张。 2 调查项目 处方中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使用途径、起止日期、总用量、费用、联合用药及用药合理性。 3 计算方法 根据WHO建议,用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和Ghodse提出的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DUI)作为评价医生是否合理用药的指标,规定DUI≤1为合理。其计算公式为: DDDs=处方用药总量÷DDD  相似文献   
4.
11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道秋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1014-10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引发的相关因素,警示医药人员,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ADR发生率.方法:对110例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10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2,40-59岁33例,≥60岁37例;涉及药物58种,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血液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等;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25例为合并用药;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重度ADR20例.结论: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重视对临床表现隐匿的ADR进行监测,尽量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己酮可可碱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道秋  熊德巧 《中国药事》2005,19(3):172-174
从可可豆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为可可豆碱,在可可豆碱分子中引入己酮基,得到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PTX为黄嘌呤衍生物,具有类似可可碱、咖啡因和茶碱的特性,是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阻断cAMP(环腺苷酸)转变为AMP(腺苷酸),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免疫及抗纤维化作用.PTX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血浆中的t1/2为0.4~0.8h[1],主要在肝脏中去甲基及氧化代谢,其代谢产物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等药理作用,代谢产物的t1/2约为1~1.6h[1],经过肝肠循环后,从尿中排出.PTX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头痛、厌食等,发生率为5%~30%[2].该药用于治疗血管疾病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对本品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第四代新型超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衣原体、支原体及各种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注射剂、片剂已陆续用于临床。已有实验研究表明[眼科研究,2005,23(6):656],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眼内通透性,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眼病,作者以壳聚糖(chitosan)为增效剂和增黏剂,研制了莫西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等感染性眼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综述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泌尿生殖系感染,急性鼻窦炎等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显著。结论:莫西沙星是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好的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防治泌尿系钙结石药的研究的最新概况,为防治结石病的形成与复发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阅国内外献,进行综述介绍。结果:枸橼酸盐、酒石酸钾、鱼油、玉米须提取液、芭蕉芯提取液及酸性粘多糖类物质等均能抑制人体或动物泌尿系草酸钙结晶的形成。结论:枸橼酸盐、酒石酸钾等已经过临床验证,能有效防治尿石形成;鱼油、芭蕉芯提取液、玉米须提取液、酸性粘多糖类物质(如胖大海提取液)等在体外及动物试验中对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为新的防石药物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9.
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1998~2008年国内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到1998~2008年有关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205篇,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评价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520例,483例(92.9%)患者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156例(30.0%),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133例,25.6%)、心血管系统损害(65例,12.5%)、过敏性休克(45例,8.7%);最快的在用药2min内发生,最长的在用药34d后发生;经停药或治疗后恢复的有514例,有后遗症的2例,死亡4例。62例属于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