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时间点及预警值管理对于主动脉夹层(AD)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整体化护理程序的方法严格执行急诊抢救护理常规并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填写急诊管理与记录表,设定血压目标值及预警值,同时对各项目进行时间点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内血压达到目标值病例比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以及术前AD破裂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96.6%在30 min内血压降至目标值,91.5%患者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AD破裂率、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就诊的AD伴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点及血压预警值管理可降低其术前AD破裂的发生率、死亡率,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诊疗关键时间节点的成效管理。方法:以2018年1月至12月按胸痛中心常规救治流程诊疗的307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以2019年1月至12月的优化救治组314例STEMI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TNT抽血时间、医患沟通时间、导管室激活至患者到达介入室时间的差异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到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2.10±1.77)min vs.(3.52±2.75)min]、FMC到采血时间[(6.43±6.03)min vs.(14.67±9.92)min]、知情沟通耗时[(9.91±7.51)min vs.(11.22±6.20)min]、导管室激活到患者到达导管室时间[(10.99±4.60)min vs.(16.86±7.55)min]均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根据STEMI急诊诊疗关键时间节点的用时影响因素制定的优化救治流程,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及各关键环节的用时,提高救治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异常是卵子老化的重要原因。线粒体移植技术有望成为改善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及提高辅助生殖助孕成功率的新方法。本文就线粒体与卵子质量的关系、线粒体移植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发展历史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 CLD)患者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表达及其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CLD患者及23例正常对照肝组织石蜡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IL?10的表达。结果不同病因的CLD患者肝组织中肝小叶及汇管区IL?10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0.01)。随着肝脏炎症分级( G)的增高,CLD患者肝组织内肝小叶及汇管区IL?10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 S)的增高,CLD患者肝组织内肝小叶及汇管区IL?10的表达亦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0可能参与CLD患者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慢性HBV感染依然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我国孕妇HBsAg携带率高达6. 0%~7. 8%。妊娠期间,母体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进而可能会影响HBV感染的自然史。目前,妊娠对HBV感染自然史的影响尚无定论。从妊娠期内母体的免疫抑制现象和妊娠对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HBeAg血清学转换、肝功能及肝脏疾病进程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妊娠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影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建议临床应当密切监测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在妊娠期和产后的病毒学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对照者卵泡液微环境中局部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状态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清脂代谢指标、性激素、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水平差异;测定卵泡液中炎症介质及载脂蛋白含量;分析卵巢颗粒细胞中炎症介质及载脂蛋白基因表达。结果:PCOS患者具备典型肥胖、高脂血症及高雄激素血症,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及各类炎症介质水平显著增加;卵泡液中同样具有显著增加的炎症细胞因子浸润,颗粒细胞内炎症介质及载脂蛋白基因表达增加。结论:PCOS组患者卵泡液内所含高水平载脂蛋白表明卵泡液内可能存在高脂蛋白状态。循环中的高脂血症及亚急性炎症各类因子可能通过血清-卵泡液屏障主动渗透。颗粒细胞通过主动摄取(例如载脂蛋白A)抑或自主合成(如炎症因子IL-1、IL-6及TNF-α等)等多种方式进行卵泡液局部微环境的稳态调节。卵子发育生理性卵泡液微环境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细胞浸润、高雄激素血症等均可能影响到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HIV/HBV)共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白细胞和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17例HIV/HBV共感染患者(共感染组)、40例HIV单纯感染者(单纯感染组)及32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的抗凝血及血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及CD8+T淋巴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共感染组、单纯感染组CD4+、CD8+、CD4+/CD8+、CD4+/CD3+、CD8+/CD3+、CD4+CD8+、CD4+CD8+/CD3+、淋巴细胞(LYMPH)等8个项目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HBV共感染患者在疾病进程中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LYMPH、AST、ALT、GGT、ALP密切相关,对评价HIV/HBV共感染患者的免疫状况、疾病进展和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最大径线≥2.5 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2组。A组术毕保留肌瘤假包膜,B组术毕切除突入宫腔的假包膜组织。记录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宫腔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宫腔粘连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肌瘤的平均最大径线、术前Gn RHa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3±12.3)min(17~65 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7±12.1)min(18~70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4±16.3)m L(10~50 m L),B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7±15.8)m L(10~50 m 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术后1个月复查,A组(2/35)、B组(7/35)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vs.20.00%,χ~2=3.188,P=0.074);术后3个月复查,B组(4/35)宫腔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3%vs.0,P=0.039)。结论: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切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保留假包膜,术后及时宫腔镜二次探查,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EZH2和AFP在96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EZH2和AFP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01);EZ-H2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直径≥5cm的HCC (71.4%)中高于直径<5cm的HCC(45.9%) (P <0.05);AFP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AFP在伴有脉管浸润的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57.7%)高于无脉管浸润者(27.3%)(P<0.05);EZH2在伴或不伴有脉管浸润的病例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和AFP阳性表达率均在低分化HCC组织中高于高分化HCC (P <0.05).EZH2和AF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x2=25.245,P=0.000).随着HCC分化程度降低,EZH2\AFP双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肿瘤直径<5cm且伴有脉管浸润者EZH2\AFP双阳性率(73.1%)高于EZH2单阳性率(28.6%)和AFP单阳性率(50.0%) (P <0.05);EZH2\AFP双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EZH2和AFP的联合检测,对于评估HCC浸润、转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目前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9.7.31),查找相关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研究目的提取相关信息,以发表年限、发表期刊、作者地区、作者数及发表篇数、病种和干预措施为分析指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45篇文献。其中中文238篇,英文7篇,分别发表于117种期刊,发表年限在1998~2008年,发文量呈加速增长趋势。该245篇文献的第一作者除1篇来自德国外,其余均来自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篇文献作者数在1~11人不等;共有186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文章,发表篇数在1~29篇不等。文献涉及病种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分类,共涉及16类。干预措施为药物者218篇(上市药物106篇,自拟方25篇,既涉及上市药又涉及自拟方70篇,未报告具体的干预措施17篇),占89%;非药物者27篇(针灸26篇,推拿1篇),占11%。药物干预中自拟方和上市药/自拟方绝大多数(95.8%)进行了不恰当的合并分析。结论循证医学在国内中医领域的推广面已较广,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量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其涉及病种较好地覆盖了当前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但存在地区不平衡。今后药物干预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应更多针对中成药和单味药而非自拟方,并应更多关注优势病种和优势药物;非药物干预采用针灸时也要注意控制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