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方法.方法 将24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用边通液边送软管的方法.对照组是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或采用边退针芯边送软针,或不再进针,抽出针芯后紧接肝素帽后将软管送入血管.结果 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89.2%,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液法置管在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中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25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检测。血IgG、IgA和Igm,补体C3、C1q,以及E-玫瑰花结形成率均降低。初步结果提示中浆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些改变是否与患者精神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高或病毒感染有关,尚待研究。检测结果支持对本病不宜用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的观点。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3,9:91-92)  相似文献   
3.
贴敷治疗是传统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较为独特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者从中医机制和临床实践中阐释了该治疗途径的合理性,但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并不明确。该研究即在中医临床医师参与下,以不同泄泻证患儿粪便样本为研究材料,在对证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辅以丁桂儿脐贴敷脐治疗,采用自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法(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spacer analysis,ARISA),研究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对泄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敷脐辅助治疗显著影响着肠道菌群的迁移行为,具体表现在与正常对照间菌群相似性差异程度减少和核心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及与正常对照共享OTUs数量的增加。此外,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还具有作用持续时间长、缓慢增加菌群OTUs数量等特点。提示丁桂儿脐贴具有促进失衡肠道微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肠道菌群可能是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主要靶点之一,而单纯对证口服中药的主要作用靶点可能不完全是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
孙海峰  康宝玲  高彦云  郭兰萍  秦雪梅 《中草药》2016,47(12):2157-2162
目的 剖析浑源黄芪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为研究道地黄芪品质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法(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 spacer analysis,ARISA)建立微生物菌群指纹图谱,分别用软件Gene Marker 2.2.0和PAST对获得的原始图谱进行加工处理与分析。结果 与非根际土相比,种植2~3年的浑源黄芪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相似度降低和多样性增加;种植5年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非根际菌群间相似度无显著差异,多样性趋于一致。与其他产地相比,浑源黄芪核心群体分类操作单元(OTUs)数较低,但相对丰富度较高。结论 浑源黄芪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种植年限有关,且明显不同于其他产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