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贝母苷甲和苷乙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Cucurbitaceae)]是一种传统中药。土贝母苷甲和苷乙都是从土贝母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属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苷甲和苷乙在结构上的惟一区别是苷乙16位碳上的羟基。苷甲和苷乙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苷乙的抗肿瘤活性较苷甲更强,毒性更低。苷甲和苷乙都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背景 : 作为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 β - 3 ,4 - 二羟苯基- 乳酸( 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 丹参素 , danshensu) 是一种最 常见的、 低毒的酚酸。丹参素与阿魏酸结构类似,两者均是各类多重缩合 代谢物和咖啡酸单体的基本组成结构。 目的: 研究丹参素对母鼠妊娠晚期 谷氨酸单钠灌胃所致发育中胎脑兴奋性中毒的可能的保护作用。 设计、时间和地点: 2004 年9 月至2008 年5 月在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一项随机的、有控制的以小鼠胎脑兴奋 中毒为模型的神经药理学 实验。 材料: 7 周龄昆明小鼠,购自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中国湛江 )。正常雄、雌小鼠合笼交配,怀孕雌鼠随机分组用于实验。 方法: 母小鼠妊娠晚期过量谷氨酸单钠灌胃诱发小鼠胎脑兴奋性中毒。在怀孕第17 天,除对照组外,其他组怀孕母鼠同时接受谷氨酸单钠 (1.0, 2.0, 4.0g/kg, ig ,一次) 和/ 或 丹参素 钠 (10,20,40mg/kg, ip ,一次)) 。之后通过小鼠的行为学实验(开野、Y- 迷宫分辨学习和爬绳实验)、脑海马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谷氨酸单钠所引起的功能、形态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以及 丹参素 钠的可能的保护作用。 主要结果检测 : 母鼠妊娠晚期 谷氨酸盐单钠 灌胃后, 通过小鼠的行为学实验(开野,Y- 迷宫分辨学习和爬绳实验)、脑海马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谷氨酸盐单钠 所引起的功能、形态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变化, 以及 丹参素 钠的可能的保护作用。 结果: 母鼠妊娠晚期灌胃过量 谷氨酸盐单钠明显引起 一系列的行为失调(包括过度兴奋、学习记忆和高空协调运动能力下降)、组织病理学损伤(包括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和增生)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变化( MSG 处理母鼠所产子代小鼠脑海马区中 N-methyl- D-aspartate 受体 1 型( NMDAR1 , NR1) 、神经肽 Y ( NPY )和 c-fos 表达上调;而同时给予 丹参素 钠则能逆转 MSG 所诱发的行为、组织病理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异常, 提示丹参素 钠是一种具有强神经保护活性的新型神经保护剂。 结论: 母鼠给予 丹参素 钠对谷氨酸盐所诱发的子代小鼠神经毒性 有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使杂交瘤细胞以腹水的形式生长在BALB/C小鼠体内,可产生大量单克隆抗体(1~10mg/ml,滴度超过10~(-5)。为了避免由于产生对移植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细胞在腹腔内不能增殖的情况,通常在注射杂交瘤细胞前1周,给BALB/C小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进一步探讨氮激光的抑瘤原理、本文以实验小鼠的脾系数、脾淋巴细胞数、脾淋巴细胞RNA合成、DNA合成、脾淋巴细胞活性花结形成率、脾淋巴细胞溶菌酶和血清溶菌酶含量,脾脏嗜派洛宁细胞数,脾脏T细胞和外周血T细胞百分率为指标,对氮激光照射前后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实验615鼠、氮激光器、S_(180)细胞等同陕西新医药1986年5期60页所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杂交瘤技术将小鼠骨髓瘤SP_2/O细胞与用人甲胎蛋白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7株分泌抗人甲胎蛋白并对肝癌细胞有特异性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培养液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0~(-2)和10~(-6~9-)。杂交瘤腹水经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层析,或免疫吸附亲和层析法纯化,每ml腹水单克隆抗体的产量为1~2mg。用ELISA,免疫双扩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稳定性及IgG亚类。  相似文献   
6.
<正> 巨噬细胞硅中毒可以导致一部分小鼠死亡,可见,巨噬细胞是一种生命必需细胞。巨噬细胞硅中毒后,雌性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明显加快,而雄性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速度却变化不大。为了深入研究这些现象,我们观象了巨噬细胞硅中霉后几个指标的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 如前文所述,阻断巨噬细胞机能非但不减弱瘤内注射卡介苗的抗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强瘤内注射卡介苗在雌性小鼠的抗瘤作用。那末,卡介苗瘤内注射究竟怎样发挥抗瘤作用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曾将各种看法归纳为五个方面,并提出卡介苗瘤内注射具有以卡介苗作为佐剂的自身瘤苗的作用。为了能对阐明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线索,我们作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8.
<正> 癌发生的二阶段学说是四十年前Beren-blum 根据下述实验事实提出的。首先在小鼠背部皮肤上涂布一次微量(不致于致癌的量)的致癌剂,比如10-100微克的二甲基苯并(α)蒽(7,12-dimethylbenz[α]anthracene,DMBA),然后再用巴豆油或其主要成分12-0-+四酰佛波-13-乙酸酯(12-0-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每周涂布二次,持续涂布,几乎所有小鼠都发生肿瘤。然而,无论是只微量涂布一次DMBA 或反复涂布巴豆油,还是先涂布巴豆油然后再涂布微量致癌剂都不会引起肿瘤发生。涂布一次致癌剂(如微量DMBA)所发生的变化是正常细胞转变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土贝母皂苷(皂苷)对人低分化上皮样鼻咽癌细胞株(CNE-2Z)微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皂苷处理的CNE-2Z细胞微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皂苷处理的CNE-2Z细胞中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图像结果表明,皂苷作用的CNE-2Z细胞丧失正常的微管网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实皂苷使CNE-2Z细胞未聚合的微管蛋白比例增加,而且这一作用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皂苷能抑制CNE-2Z细胞内微管的聚合,提示皂苷是一种有效的抗微管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SF)腹腔注射对妊娠晚期母小鼠谷氨酸单钠(MSG)灌胃诱导的仔鼠兴奋性毒性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17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SF、MSG、MSG+SF组.每组10只.MSG组小鼠在妊娠第17天接受MSG(1.0,2.0,4.0g/kg)灌胃1次.MSG+SF组和SF组小鼠在妊娠第17天分别接受MSG(4.0g/kg)或生理盐水灌胃1次,从妊娠第18天起腹腔注射SF(40mg/kg),每日1次,连续2~3d;子代小鼠出生后继续腹腔注射SF(40mg/kg),每日1次,连续20d.仔鼠31 d龄进行爬绳和开野实验,32d龄开始Y迷宫实验;在新生鼠24h、21 d龄和53 d龄,每组各取4只小鼠行脑海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MSG组子代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非常显著(P<0.01);会爬绳者(5/13)较对照组(12/14)非常显著地减少(P<0.01);52d龄仔鼠Y迷宫正确反应次数(17.1/20)明显少于对照组(19.4/20)(P<0.01).MSG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和组织增生.然而,MSG+SF组31日龄子代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少于MSG组(P<0.01);MSG+SF组会爬绳仔鼠(10/13)较MSG组(5/13)明显增多(P<0.05);52d龄MSG+SF组仔鼠Y迷宫正确反应次数(19.1/20)明显多于MSG组(17.1/20)(P<0.05);MSG+SF组仔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部分或大部分修复.结论 母鼠和仔鼠长期腹腔注射SF对母鼠妊娠晚期MSG诱导的仔鼠的兴奋性毒性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