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为“从药食同源的角度使食品科学化”的日本生药学会第48届年会于2001年9月7~8日在日本金泽市召开,来自日本各地的610名研究者参加了会议。年会以该学……  相似文献   
2.
3.
穿龙薯蓣中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进一步寻找穿龙薯蓣Dioseorea nipponica抗血栓活性成分,对其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根据MS、NMR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1)、薯蓣皂苷元-3-O-β-D-葡萄糖苷(2)、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苷(4)、薯蓣皂苷(5)、纤细皂苷(6)、伪原薯蓣皂苷(7)、26-O-β-D-葡萄糖基-3β,26-二醇-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8)、26-O-β-D-葡萄糖基-3β,26-二醇-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鼠李糖基(1→4)]-O-β-D-葡萄糖苷(9)。结论 化合物34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大鼠静脉旁路血栓形成试验表明,化合物25显示出一定的抗血栓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芪甲苷,并对其酶水解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HPLC-ELSD法检测水解液中黄芪甲苷及水解产物环黄芪醇-6-O-β-D-葡萄糖苷(CMG)的量,以黄芪甲苷的水解转化率为指标,考察各反应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对该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 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 ℃,溶液pH值5.0,酶浓度460 U/mL,底物初始浓度0.1 mmol/L,反应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水解转化率达到90%以上。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水解反应过程符合单底物Michaelis Menten方程,其中最大反应速率(Vm)值为0.037 mmol/(L?min),米氏常数(Km)值为5.8 mmol/L。结论 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芪甲苷制备CMG可行;商品化的β-葡萄糖苷酶并非黄芪甲苷的特异性水解酶。  相似文献   
5.
潘婷婷  周植星  韩英梅  徐为人  汤立达 《中草药》2014,45(10):1427-1433
目的 基于植物成分寻找具有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拮抗作用的新结构类别。方法 将30个中药成分与PAR-1进行分子对接计算,通过评价对接得分、占据空间、氢键等指标进行虚拟筛选。采用体外豚鼠血小板聚集实验进行活性的实验筛选。结果 虚拟筛选提示隐丹参酮(T30)和葛根素肉桂酰酯(T21)具有PAR-1拮抗作用的前景。实验筛选表明T21、杨梅素(T5)、大黄素(T28)、麦角甾苷(T29)具有明确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虚拟和实验筛选结果表明,残基258和空腔III对活性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各区在活性调节中,II区主要是氢键和匹配的要求,IV和V区主要是疏水性匹配性,氢键结合对于进一步提升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基于阳性药的结合模式的发现了T21,结合理论和实验还发现T5、T28、T29属于一种新的作用模式,为寻找PAR-1拮抗剂的结构类别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乳香中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乳香中3种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乳香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Diamonsil(钻石)C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乙腈-0.1%磷酸(A:80:20;B: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250nm;柱温35℃。结果:α-乙酰乳香酸、β-乙酰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分别在0.099~9.9μg(0.999 9)、0.097 6~9.76μg(0.999 9)、0.099 7~9.97μg(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1.9%、98.25%,RSD分别为1.38%、1.49%、1.86%(n=6);乳香药材供试品中3种乙酰乳香酸的百分含量分别在0.23%~2.41%、0.45%~4.27%、0.35%~5.27%范围。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墨旱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疆  侯文彬  张铁军  韩英梅 《中草药》2008,39(6):814-816
目的 研究墨旱莲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反复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熔点、NMR等手段确定结构.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5",2"-三噻吩-5-羧酸(Ⅰ)、α-谷甾醇(Ⅱ)、芹菜素(Ⅲ)、槲皮素(Ⅳ)、木犀草素(Ⅴ)、蟛蜞菊内酯(Ⅵ)、去甲蟛蜞菊内酯(Ⅶ)、旱莲苷C(Ⅷ)、木犀草苷(Ⅸ)、蒙花苷(Ⅹ).结论 化合物Ⅰ为一新天然产物,Ⅹ为首次从墨旱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二氢杨梅素(DMY)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二氢杨梅素的包合作用,HPLC测定二氢杨梅素含量.结果:溶液中DMY与HP-β-CD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包合物中DMY与HP-β-CD物质的量比1∶1,于25,35,45℃下表观稳定常数分别为500.0,944.8,2 449.8mol·L-1.结论:HP-β-CD对DMY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中的瑞香烷型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NCI-H1975肺癌细胞株和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芫花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芫花酯甲(1)、芫花酯甲(2)、芫花酯丁(3)、芫花酯庚(4)、异芫花酯乙(5)、芫花酯乙(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217.1、172.6、170.2、809.4、83.7、61.6 nmol/L,而对肺癌NCI-H1975细胞株未显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乳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或同属植物的胶状树脂,主要含有五环三萜、四环三萜、大环二萜等萜类和多种挥发油类成分.研究表明药用乳香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哮喘、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了乳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乳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