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不断认识进而征服癫癇的努力已有3000多年历史。史前期和古代文明早期,认为其病因是"鬼魂附体"和"神的诅咒",直至Hippocrates时代才认识到其为脑部疾病。经过多年的病例观察和人体解剖知识的丰富,虽对癫癇的发病机制有了一些认识,但仍处在早期阶段。自Avicenna在1000年前定名"Epilepsy"后,对其专题研究日渐活跃、深入,在分类、症状与体征、病理和治疗诸方面均不断取得进展。1881年首部专著出版,此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也相继有了进步。近100年,自国际抗癫癇联盟成立、Epilepsia创刊和脑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在更大范围的规划和医学相关多学科知识的推动下,癫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飞速发展。我国由3000多年前的相关记载到中医著作对病症的阐述,悠久的历史丰富了癫癇的中医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新中国开启了癫癇学研究的新纪元。近30年来,癫癇研究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专业队伍空前壮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向着更高水平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3.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第Ⅷ脑神经鞘膜上的良性肿瘤,占小脑脑桥角肿瘤的80%~90%.听神经瘤虽然是发展缓慢的良性肿瘤,但与脑干及脑神经相邻,常压迫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脑干.本研究尝试用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检测来全面评估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颅内外段功能,希望为听神经瘤患者早期面神经亚临床损害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老年期癫痫     
韩璞 《天津医药》1991,19(10):623-624
  相似文献   
6.
1 简介 丙戊酸类药物(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颉草酰胺等)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该类药物具有抗癫(痫)谱广、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发挥作用快、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文献报告还显示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少(5%以下),特别是对儿童患者,且该类药物很少导致某些癫(痫)类型发作加重.据此,中国抗癫(痫)协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国际抗癫(痫)联盟等组织的癫(痫)治疗指南均将丙戊酸类药物列为治疗全面性癫(痫)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602例脑血管病患者经合理选择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正确的穿刺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透气粘膏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对照组采用透明的无茼贴膜固定。结果两组患者均穿刺成功。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留置时间长(P〈0.05),浸润、静脉炎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度安排输液顺序、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及正确的穿刺部位和方法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保证;透气粘膏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消毒穿刺部位可降低浸润、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大脑后循环缺血发作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璞  黄平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311-312
目前我国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血管病的药物繁多,且对疗效的认识评价不一.作者自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观察了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大脑后循环缺血6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参数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到改善,且安全稳定,副作用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璞  罗宇  邓胜林  谭可 《武警医学》2011,22(9):764-766,76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超早期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PCI患者入院2h内常规头颅MRI及DWI影像学特点,并与24h和3周后复查的MRI平扫及DW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40例PCI患者人院2hMRI平扫发现9例异常,同时进行的DWI54例在脑干、小脑、枕叶及丘脑出现高信号改变;24h后复查,54例DWI异常者仍存在,但MRI平扫阳性者增加至2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ischemicstroke,PIS)。正规治疗3周后复查,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平扫T2SE及FL-RIR仍存在异常影像学改变,但DWI异常影像学改变消失,诊断亚急性脑梗死;剩余的32例DWI异常者(诊断后循环TIA明确),6例在磁共振平扫和DWI上显示异常,结合临床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26例磁共振平扫及DWI均正常。结论DWI对后循环缺血敏感性、特异性高,阳性率比常规MRI高,对缺血后组织损伤的可逆性和预后判断、确定治疗方案有帮助,同时后循环TIA发作的异常影像学改变是动态变化和可逆的,治疗有效、发作频率减少的病例可逆性改变的可能性更大,而短期内频繁发作且发作时间超过1h者更容易进展为PIS。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的视觉、听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青  韩璞  张世兰 《天津医药》2002,30(10):620-621
多发性硬化 (MS)是中枢神经系统呈脱髓鞘改变的一组临床疾病。病理改变的程度及临床表现的轻重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尤其是病理改变较广泛而不一定被一般的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所发现。诱发电位检查却能提供其受累组织的神经传导功能 ,进而可以发现病变范围较大而隐匿的病灶 ,故诱发电位检查可以提高MS诊断率及做到尽可能的早期诊断。笔者应用诱发电位检查测定39例MS患者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39例为我院1999年—2001年的住院病例 ,有早期反复发作的视神经乳头炎及不同程度的小脑征、锥体束和后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