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内经·六节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首先指出了胆在十二脏腑中的决断作用.王冰注云:“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内经·灵兰秘典论》也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内经·经脉别论》曰:“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也.”胆对于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相互协调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此十一脏取决于胆之涵意也. 机体的协调统一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体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以及对错综纷繁的环境适应的过程中,胆起着重要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胆  相似文献   
2.
《内经》“阴虚生内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如何理解《内经》中的“阴虚生内热”,它的真实涵义何在?本文拟就此问题,浅谈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内经》“阴虚生内热”的涵义“阴虚生内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原文是:”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对此,张志聪曾释云:“此言阴虚生内热者,因中土之受伤也。夫饮食劳倦则伤  相似文献   
3.
试论模糊数学与中医辨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数学的方法论与中医的辨证思维有许多共同特征,模糊数学与中医辨证的结合,将会推动中医辨证方法的发展与深化,促进中医科学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陈选平  张宁海 《陕西中医》1999,20(11):506-507
<正> 近年来“先中医后西医”的口号在中医急症工作中呼声甚高。这一不成文的方针对于推动中医急症工作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它的明显的“副作用”。笔者在这里就急性商热临床“先中医后西医”治疗中的苦干失误及其对策谈一些肤浅意见与同道讨论。 1 “中药加激素”,非万全之策“中药加激素”在当前急性高热临床中颇为盛行。这一疗法对常见的病程短的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笔感杂以及常见轻症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高热收效甚捷。从而使一些缺乏长期热病临床经验的医生对“中药加激素”奉若至明。即所谓“中药辨证治本,激素对症治标”,把“中药加激素”当成急性高热治疗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5.
咳喘病冬病夏治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分析、评价咳喘病冬病夏治的理论方法。方法:通过对陕西省中医医院等医疗科研单位近40年来咳喘病“冬病夏治”的回顾,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医理论解释“冬病夏治”治疗咳喘病的机理、方法、药物。结论:“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的阳气不足,肺脾肾三脏虚寒的咳喘病证。应用前宜仔细辨证,选准适应证,用药以一年四季均可,而不仅仅局限于“三伏”之时。  相似文献   
6.
<正> 贺本绪老中医年逾古稀,临证五十余载,治学严谨,注重实践,遵古而知新。在长期的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重视肺气在人体生命活动和病机转化中的作用,并把调理肺气以推动脏腑活动、气血运行作为主要治法之一,立方遣药有独到之处。分三方面简述如下。气根于肾其枢在肺中医文献浩如烟海,诸家学说各有千秋。然上自内、难,伤寒杂病,下至当今学者,无不重视气在人体的作用。如《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刘河间说。“形以气充,气耗则病,神依气立,气合神存。”张景岳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贺老说气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贯穿于人体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物质。气帅血贯脉出入脏腑之  相似文献   
7.
通腑泻下汤治疗中风急性期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腑泻下汤(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枳实、丹参)治疗中风(中脏腑)急性期40例,总有效率97.5%,且取效迅速。提示通腑泄热犹如釜底抽薪,醒神开窍,是治疗该病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8.
<正> “气有余便是火”是常用来解释病理变化的一句中医术语.对它的理解,一般多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属于阳气偏亢形成的实火之证.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本清源,予以疏证、诠解. “气有余便是火”一语出自元代医学家朱震亨《丹溪心法》书中,该书云:“凡气有余便是火……火急甚重,必缓之以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有补阴火即自降,炒黄柏、生地黄之类.”又说:“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阴也.……黄芩、黄连、栀子、大黄、黄柏降火,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以上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9.
1040例咳嗽与时间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咳嗽是肺系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者咳嗽的发作或加重与时间有一定关系,如一年中有季节之分,一日内有时辰之别。为进一步揭示其规律,探讨其机理,我们在门诊随机调查了1040例患者一日之内咳嗽发作或加重的时间,总结分析如下。调查方法1、一般资料:男性505例(48.56%),女性535例(51.44%),青年(16—30岁)245例(23.56%),中年(31——50岁)398例(38.42%),老年(51岁以上)397例(38.17%),其中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16岁;职业中工人510例(49.04%),干部314例(30.19%),农民112例(10.77%),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展望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前 ,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以迅速缓解症状为主 ,但无治本措施。中医中药的“扶正祛邪”能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 ,提高机体免疫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前景令人鼓舞。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的原因是中医缺少现代医学的循证理论的验证 ,中药制剂缺乏规范化和统一性。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首先要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制定出可行的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