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主要是由湿邪泛滥,疫毒郁肺引起。本文旨在从湿邪致病的特点出发,初步探讨新冠肺炎患者核酸复阳的病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余湿未清,伏邪未尽;二是正气亏虚,正不抑邪;而七情所伤,肝郁脾虚又是核酸复阳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将扶正固本、祛邪攻毒、疏肝解郁诸法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草清肝汤加减在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湿热中阻型乙肝活动期患者均于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就诊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草清肝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胎蛋白(AF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对于湿热中阻型乙肝活动期患者而言,联合二草清肝汤加减有助于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SBYH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GMC)的增殖及表达IV型胶原(COL-Ⅳ)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GMC技术及体外药物血清实验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GMC的增殖,ELISA法检测COL-Ⅳ的分泌水平,RT-PCR法检测CTGFmRNA的表达。结果:肾病Ⅰ号方可显著抑制GMC的增殖(P〈0.01),减少COL- Ⅳ的分泌和CTGF mRNA的表达(P〈0.01)。结论:肾病Ⅰ号方可能通过减少GMC的COL- Ⅳ的分泌,下调CTGF mRNA表达,而抑制GMC增殖,从而发挥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分段悬吊结扎术是在"保留齿线术"的基础上所创新的术式,用于治疗混合痔并发直肠前壁黏膜内脱垂。手术通过重建肛垫、重建括约肌间沟,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是一项符合微创理念的新技术。本院自2012年起开展该手术治疗混合痔并发直肠前壁黏膜内脱垂,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并发直肠前壁黏膜内脱垂106例,男25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发掘《伤寒杂病论》中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有借鉴意义的治则治法、方药等,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论治。[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查阅近期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比较“伤寒病”与此次新冠肺炎流行时的气候条件、地域特点、传染性强弱,以及两者具体证候特点、症候体征、传变规律等相似之处,进行合理分析,明确《伤寒杂病论》对新冠肺炎防治的指导意义,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的气候与此次新冠肺炎起病时相似,疫情发生的地域相近,两者的传染性相仿,新冠肺炎在三阴三阳时不同的证候特点、症候体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迹可循,六经传变也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根据临床总结和实践,筛选出有明显抗疫疗效的“三药三方”,三药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为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药三方”均由经方化裁而成,其中清肺排毒汤实践证明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该系列方药的成功应用印证了经方抗疫的有效性。本文医案辨病为疫毒闭肺之重型新冠肺炎,治以宣肺止咳、清热解毒,并贯穿病程始终,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苇茎汤加减,患者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取得成效。[结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与“伤寒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伤寒杂病论》可以指导新冠肺炎的防治。深入发掘《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疫病的治法方药等,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痔愈喷剂对大鼠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痔愈喷剂组、空白对照组、湿润烧伤膏组。按照制备大鼠皮肤创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取创伤周围少量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术后第7、14、21天痔愈喷剂组TGF-β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湿润烧伤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痔愈喷剂可增加术后创面TGF-β1表达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的关系及其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5例骨量异常(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检测透析前血IGF-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等生化指标,统计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值。15例骨量正常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透析患者骨量异常组血IGF-1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对照组(P〈0.001),而且早在骨量减少阶段就已显示出差异性(P〈0.05),血PINP、CTX显著高于骨量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IGF-1水平与患者髋部的骨密度正相关(P〈0.001),与PINP、CTX负相关(P〈0.001),但与腰椎骨密度值无相关性。结论:IGF-1做为新型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其水平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与骨密度变化相平行,对透析患者骨量变化的监测和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温州地区居民中医体质调查,以了解该地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基本的原则。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及评判体质。结果:温州地区居民的体质类型构成比较,前5位排列依次为:平和质(639)、兼夹质(253)、阳虚质(148)、气虚质(86)、阴虚质(70)。除了平和质,男性以阳虚、阴虚、气虚质为主;女性以阳虚、阴虚、气郁质为主。从横向看各年龄段中体质类型的分布,仍以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为多。从纵向看各种体质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看,各种体质不会随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倾向。结论:温州地区居民体质偏颇多为平和质、兼夹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0 000 IU皮下注射,每周1次,对照组3 000 IU皮下注射,每周3次,并视病情改善情况适当减少剂量.在12周疗程内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监测血常规[血白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比较两组EPO使用的总剂量、总费用及注射次数.结果:观察组74例、对照组76例完成1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RBC、HC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两组Scr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Hb、RBC、HCT、Scr、BU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O总剂量、总注射次数、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与常规3 000IU皮下注射EPO比较,10 000 IU皮下注射EPO在较好地纠正肾性贫血的同时,又能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针刺痛苦和经济负担,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固本祛毒益肾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病Ⅲ期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低蛋白低磷饮食及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固本祛毒益肾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ys-C、Scr、BUN、H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ys-C、Scr、BUN、Hb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均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ys-C、Scr、BUN、H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固本祛毒益肾汤能改善慢性肾病Ⅲ期患者肾功能、贫血状况,显著降低Cys-C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