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手法(补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的功能成像特点,探讨经络的本质和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 选择26 例健康志愿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穴位组(16例)与非穴位组(10例),使用GE Signa 1.5T超导MRI成像系统,采用Gradient echo EPI序列进行功能成像,GE Signa工作站的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正相关系数(CC)脑功能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 穴位组15例,13个脑功能区激活;非穴位组10例,10个脑功能区激活。其中穴位组颞叶激活区有特异性(精确概率法,P=0.022)。穴位组颞叶左右半球激活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er 检验,P=0.020)。结论(1)针灸穴位在脑内有特定的功能区激活,穴位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脑作为中介治疗器官疾病和调治器官功能紊乱。(2)经络独特传感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弥散张量成像的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 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弥散加权成像(d 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 I)的发展和深化,是当前惟一的一种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目前主要用于脑部尤其对白质束的观察、追踪,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脑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脑部手术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本文就DTI技术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弥散张量成像基本原理1.1弥散各向异性(anisotropy)弥散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分子不停地进行着一种随机的、相互碰撞又相互超越的运动,即布朗运动。自由分子在纯净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6例手术矫正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行X线和MSCT检查、多平面和曲面重建(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表面遮盖重建(3B—SSD)、四维重建(4D—angio)和容积再现技术(VRT)。术后分析螺钉与椎弓根、椎体的位置。评价MSCT不同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26例病人Cobb角(35°~128°),根据临床分型的不同,特发性17例,先天性5例,神经纤维瘤病型侧凸2例,其他2例。MPR/CPR可以从各个角度重组单个畸形椎体的冠状、矢状影像,是最方便实用的显示方法。3D—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可以全面显示,综合分析,对外科手术治疗很有价值;4D—angio可清晰评价脊柱侧凸的所有相关表现;MIP不适用对脊柱侧弯的评价。结论MS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后处理图像为脊柱侧凸患者准确、灵活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确定植入物情况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以便指导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0例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CT与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免疫功能正常,经病理证实为PCNSL患者的CT与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CT直接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1例行CT平扫并增强。结果 病灶单发14例,多发6例,共38个病灶,大部分位于脑表面或近中线部位(血管入脑的部位);密度与信号特点类似脑膜瘤;增强后明显强化,边缘有"毛刺征"(36/38)。结论 颅内原发淋巴瘤影像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影像仍具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PCNSL的发病部位、信号特征和增强后边缘的"短毛刺"较有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一新的动脉标记技术,探讨其描述VX2肿瘤高低血流灌注区特征的可行性。方法将VX2肿瘤接种于17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大腿肌肉内,采用附加射频的流敏交替反转回波技术,在自旋回波图上预估肿瘤的活性,通过减影法获取血流灌注图像,对肿瘤存活区、肿瘤坏死区和肌肉区作感兴趣区(ROI)分析,应用t检验分析感兴趣区资料。结果自旋回波图像在17只免34条大腿中显示了30个肿瘤区,成功地获取了所有的血流灌注图像。肌肉区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是50±08,肿瘤存活区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是117±39(左侧)和110±31(右侧),肌肉与两侧肿瘤存活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肿瘤存活区为高灌注区域,但两侧肿瘤存活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肿瘤坏死区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明显低于肌肉区(P<0001)。结论附加射频的流敏交替反转回波序列是一简便的描述肿瘤血流灌注特征的技术,便于观察肿瘤富血管区,从而有利于肿瘤术前栓塞等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与脑膜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8例9个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及35例35个随机抽取的靠近脑表面的脑膜瘤,统计增强MRI病灶边缘有“毛刺征”与“脑膜尾征”的病灶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淋巴瘤组与脑膜瘤组患者脑膜尾征检出率未发现组间差异(校正Х^2=0.316;P=0.574)。淋巴瘤组毛刺征检出率高于脑膜瘤组毛刺征检出率63.5%(校正 Х^2=11.525;P=0.O01)。淋巴瘤组毛刺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高于脑膜瘤组约68.4%和63.5%(均P=0.000):但脑膜尾征的灵敏度或特异度均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毛刺征”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脑膜尾征”并非是脑膜瘤特有的征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运动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皮质功能区的重组特征以及评估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方法选择23例中央沟附近占位性病变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fMRI检查。结果占位半球对侧手主动对指运动时,fMRI显示占位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激活、移位者20例,被激活的M1区体积比占位半球同侧手运动激活体积小者15例,占位对侧正常半球内M1区出现代偿性激活者13例,两侧前运动皮层(PMC)次级运动中枢激活区增大者9例;3例患手肌力明显下降,其中被动简单对指运动M1区能激活的有2例,1例无法激活。结论fMRI可直观地观察患者运动皮质功能区的改变及重组,对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氯苯达唑治疗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氯苯达唑是一种新的抗蠕虫药物。本文就其理化性质、毒理学及作用机理作扼要的介绍,并收集自1983年以来有关三氯苯达唑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文献,对其所用剂量与疗程、治疗效果、抗蠕虫谱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三氯苯达唑治疗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感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治疗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感染的疗效。方法 :从华溪蟹中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小白鼠 ,2周后用三氯苯达唑治疗 ,观察其减虫率 ,并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虫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用药 [4mg/d·鼠× 3d时 ,减虫率 16 6 8%(P >0 0 5 ) ;8mg/d·鼠× 2d时 ,减虫率 38 31%(P <0 0 0 1) ]后所获得的虫体体壁表面及内部结构都已受到严重破坏。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