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针,体针,耳针加体针并用对预防胆心反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连续硬外麻醉下,耳针、体针、耳针加体针并用及不加耳针和体针在预防胆系手术中胆心反射的效果观察。方法:60例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4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采用Ⅰ组耳针组(n=15),术始前静脉注射杜氟合剂半量(杜冷丁50mg,加氟哌淀2.5mg)、Ⅱ组体针组(n=15),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剂闰量;Ⅲ组耳针加体针组(n=15),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地量;Ⅳ组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发病后约2/3的患者留有偏瘫,其康复过程中较长,传统针灸和推拿被认为是中风康复有效手段[1].我们采用中风康复治疗仪治疗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8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住院病区内的4个医疗小组,将第1、2小组中收住的脑卒中病人分为治疗组,第3、4小组为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84岁,平均61.5岁.脑出血9例,其中基底节区6例(左4右2),丘脑出血2例(左2),颞叶1例(右);脑梗死31例,其中基底节区15例(左6右9),内囊10例(左3右7),丘脑2例(左1右1),颞顶叶3例(左1右2),腔隙性脑梗死1例.  相似文献   
3.
电针治疗痹,瘫,痿证51例刺激强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耳针、体外、耳针加体针并用及不加耳针和体针在预防胆系手术中胆心反射的效果观察。方法:60例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4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采用I组耳针组(n=15),术始前静脉注射杜氟合剂半量(杜冷丁50mg,加氟呱啶2.5g);II组体针组(N=15),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剂半量;III组耳针加体针组(N=15),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剂半量;IV组不加耳针和体针,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剂半量。结果:I、II、III组强刺激3min后平均动脉压(MAN)明显上升,心率(HR)明显增快,牵拉胆囊时I组、II组MAP有下降趋势,HR减慢,2组反应效果相似。III组探查腹腔及牵拉胆囊时MAP尚平稳。IV组进腹探查及牵拉胆囊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与基础值相比,P<0.01。结论:I组、II组有轻度的循环系统改变;IV组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III组循环稳定。耳针与体针并用能使机体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并可能预防胆心反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刺穴位法预防胆系手术胆心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3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在硬膜外阻滞下1组(n=15)采用针刺穴位加杜氟合剂半量(杜冷丁50mg加氟哌啶2.5mg);Ⅱ组(n=15)不加针刺穴位,术始前加杜氟合剂半量;Ⅲ组(n=15)不加针刺穴位和杜氟合剂。结果:Ⅰ组针刺强刺激3min后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上升,心率(HR)明显增快,牵拉胆囊时MAP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牵拉胆囊时MAP显著下降(P<0.01),HR明显减慢(P<0.05),见组脉搏氧饱和度(SpO2)也下降明显(P<0.01)。结论:针刺穴位法对胆系手术中胆心反射可能减轻。  相似文献   
6.
40例肺气虚患者血清干扰素活性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临床观察40例肺气虚患者,发现其血清干扰素(IFN)活性普遍较低,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 肺气虚患者组:依据1986年郑州会议通过的中医虎证辨证参考标准,凡符合肺虚和气虚诊断即为肺气虚证。其中易患感冒、少气懒言、自汗为卫外不固,久咳、气短、喘息为宣降失司,动而喘息、下肢浮肿为治节不利。4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1~76岁,30岁以下3例,31~50岁12例,51~70岁20例,71岁以上5例。卫外不同者19例,宣降失司者14例,治节不利者7例。 对照组:选正常人(实习生、本科医生及健康献血者)20人,男女各10人,年龄20~40岁。  相似文献   
7.
在慢性哮喘患者血清中测定干扰素水平的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针刺抗衰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量病变细胞抑制法对51例慢性哮喘患者进行了血清干扰素水平测定。捡测发现慢性哮喘缓解组31例(60.8%)IFN≥1.0×10~3IU/L,20例(39.2%)<1.0×10~3IU/L明显低于正常人(2.230±0.447×10~3IU/L)。IFN水平与慢性哮喘病程和病毒等反复感染有一定关系,故IFN水平测定有可能作为观察慢性哮喘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穴位敷贴对哮喘患者血清干扰素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腧穴、经络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现有资料证实了穴位敷贴疗法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对患者体内血清干扰素(IFN)水平的影响未见报道。我们于1990夏在治疗152例哮喘病患者时,对其中51例病人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前、后体内血清干扰素测定,来观察此治疗法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此疗法有促进体内干扰素活性作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