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疼痛的中枢敏化机制.方法:3~4周龄、体重250 ~ 350 g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CP/CPPS模型组,构建模型成功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分析CD4+T细胞亚群L5~S2脊髓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查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门诊就诊的顺序,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查氏手法加腹针(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主)综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颈椎电动牵引加激光疗法(照星状神经节)。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6例,有效率7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最短时间是5天,最长时间为20天,而对照组治愈最短的10天,最长的25天;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查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1导致颈性眩晕的相关因素分析1.1寰枢段因素和颈性眩晕的相关性寰枢段关节是旋转运动的中枢,和椎动脉供血关系密切,椎动脉在上颈区有3个弯曲,寰枢段的椎动脉常因头部旋转运动发生闭塞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另外基底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可导致反应性血管痉挛产生眩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者临床疗效和相关量表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对比,腹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组均优于传统针灸治疗组。结论:腹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主要由上颈段颈椎错位引起,尤其是由寰枢关节的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更多见.临床上对其诊断尚缺乏必要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的系统证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以及推拿手法对其干预研究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提高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120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功能锻炼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WOMAC总分、疼痛程度评分、僵硬程度评分、日常活动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基因对前列腺癌(P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NA测序数据,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炎症相关通路基因。通过单因素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炎症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PCa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根据列线图计算患者的风险评分,并以中位值分为高、低风险评分两组,识别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验证PCa组织芯片中SPHK1的表达水平。结果:从172个候选基因筛选19个炎症相关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其中CD14、PIK3R5、GABBR1、RELA、IRF7、SCARF1、MSR1、SPHK1、OSM和STAB1是风险基因,AQP9、LPAR1、ATP2C1、NDP、CXCL6、P2RY2、DCBLD2、PCDH7和IFNAR1是保护基因。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炎症评分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低于低炎症评分组患者,高风险评分患者的预后较低风险评分差。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通路的激活。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PH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随Glea...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降压、调脂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配合中药沐足,每天1次,连续使用2周为1疗程,隔7 d行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临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实验观察一氧化氮(NO)、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1(ET-1)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8例,好转7例,未愈5例,有效率75.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时间,治疗组治愈最短时间是5 d,最长20 d,而对照组治愈最短10d,最长25 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