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马立克氏病毒(Marak's Disease Virus-MDV)阳性鸡血清提纯IgG和MDV制备抗原,免疫BALB/c鼠,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MDV抗独特型抗体的方法.方法采集琼扩检出MDV羽囊阳性鸡血清,提纯制备IgG抗原和用MDV制备的抗原,免疫接种6~8周龄BALB/c小鼠,不同时期采集血样,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竞争抑制试验方法进行动态血清学观测.结果各个时段都出现MDV抗独特型抗体效价,效价可达10 000×以上.结论建立了MDV抗独特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PCR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PCR、PCR SSCP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快速鉴定,并对其种、型鉴别。方法分析已发表布鲁氏菌属、种、型基因序列,寻找出不 同布鲁氏菌的种、型特异性碱基分布规律,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布鲁氏菌属、种、型的鉴定;根据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原理,建立PCR SSCP方法,用于区分牛种A19疫苗株与其他型布鲁氏菌。结果所建立的PCR方法能高效、准确鉴定出布鲁氏菌,并能 对其种、型进行区分;PCR SSCP方法可将A19疫苗株从其他型布鲁氏菌中区分出来。结论利用PCR、PCR SSCP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布鲁氏 菌属、种、型以及疫苗株A19的鉴别,且简便、可靠,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国产氟西洒汀长期、大范围治疗抑郁性障碍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国产氟西汀开放治疗抑郁性障碍30例,以HAMD和TESS评定症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氟西汀对各类型抑郁性障碍的疗效肯定;显效率达80%,副反应少且轻。结论:氟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广谱的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4.
眨眼率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测定了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正常人的眨眼率,发现分裂症患者眨眼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经抗精神病药治疗后随BPRS分值的减少,眨眼率也相应降低,呈正相关关系,但较正常人仍有显著差异(P<0.01),本资料显示眨眼率异常可能是分裂症一项生物学标志,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电针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迫症(OCD)是一种临床常见而治疗困难的神经症,氯米帕明的疗效已被肯定.电针对强迫症也有效果,但其疗效究竟如何?与氯米帕明的比较各有何特点和优势?1998年6月~2000年3月我们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咽拭子采样目标性监测分析我院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分布情况,并对检测前后医院感染菌株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感染菌株中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结论:下呼吸道感染菌主要是多重耐药菌,为ICU制定防控医院感染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诊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菌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因急诊气管插管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均采集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鉴定病原菌类型及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1例)、C组(31例)三组,A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C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与B组(90.32%)、C组(87.10%)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2周后,A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B组,治疗1周和2周后,A组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3%)与B组(19.35%)比较,差异不明显,但明显低于C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