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由于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能够增加卒中风险2~5倍。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合称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异常或中间型高血糖,也增加卒中风险。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凝血和纤溶异常,慢性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是可能机制。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10年指南中,"糖尿病高危"代替了"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并涵盖了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_1c)在5.7%~6.4%之间的患者。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对糖尿病高危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同时有研究表明治疗IGT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和高血压的发病,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应该对卒中患者进行筛检,发现糖尿病高危患者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卒中发病率和复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们的临床医生逐渐建立起了卒中要防治并重的观念。但如何规范化预防?虽然国内2005年颁布了脑血管病指南,但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临床预防工作的需求。2010年初,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的公布提供了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了我国国情的的预防推荐,为我国临床医师开展和普及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规范化二级预防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从许多患者仍错误地认为春秋两季输液就能预防卒中,到由医师遵循指南,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二级预防方案,从而系统的降低危险因素,预防复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遵循指南是基本原则,但又并不是机械的恪守。正如二级预防指南引言中所说:"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并不能用来代替临床思考!"。因此我们邀请部分参与编写二级预防指南的专家,进一步解读指南,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循证医学中有力的工具。徐安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胰岛素抵抗的患病情况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比值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在2008年8月~2009年12月期间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选符合研究标准的610名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糖尿病既往史患者,在卒中发病14±3d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评定胰岛素抵抗情况。测定胰岛素抵抗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DL—C、TG/HDL—C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结果在入选缺血性卒中患者中,480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375名符合条件患者完成OGTT检查和HOMA测定。123名患者诊断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5名患者为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isolated—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IFG),108名患者为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solated-Impairedglucose tolerance,I—IGT),10名患者为复合性糖耐量受损(combined glucose intolerance,CGI)。胰岛素抵抗在NGT,I-IFG,I—IGT,CGI组中的患病率分别为8.1%20.0%,17.6%和30.0%(χ~2趋势检验,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HDL-C,hsC—RP和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以TG/HDL—C的最低1/4组作参照,最高1/4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6.09倍[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1.43~25.87,P0.05];中间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4.11倍(95%CI 1.06~15.95,P0.05)。以hsC—RP的最低1/4组作参照,最高1/4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1.19倍(95%CI 0.38~3.74,P0.05);中间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3.98倍(95%CI 1.14~13.89,P0.05)。结论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亚急性炎性现象。TG/HDL—C是胰岛素抵抗的预测指标。若能进一步证明治疗胰岛素抵抗能减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则上述发现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自1977年Besedovsky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eNetwork,NEI网络)学说以来,已有大量资料证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神经纤维传递信息以及神经肽、激素等途径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免疫系统不但能通过免疫应答反应中所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IFN)等实现对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还能在某些因素(如病毒、丝裂原)刺激下合成分泌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西布曲明和安慰剂对静息代谢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对58例单纯性肥胖作为期24周的临床观察。结果:1.西布曲明能明显降低肥胖的各项指标,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与治疗前相比,P<0.0001,而安慰剂组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2.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显著差异(P<0.05)。3.西布曲明在治疗4,8,12周心率及舒张压有明显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西布曲明及安慰剂组静息代谢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西布曲是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对静息代谢无明显影响,但西布曲明能明显增加心率,升高舒张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e peripheral neuropatby,DP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发现超过11%的患者在糖尿病确诊的同时就已经存在明显的DPN。由于DPN累及神经部位不同,DPN的定义、诊断标准、判定方法的不同,且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其真正的发病率难以准确估计,造成文献报道DPN发病率分别为10%~90%不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自10~90%差异很大,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尤以后者常见。神经病变可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时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随后有疼痛逐渐加剧等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临床上运动神经病变发病率较少,但它危害很大,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相似文献   
8.
作为抗高血糖药的优秀代表--盐酸二甲双胍(Metforimin Hydrochloride),虽系一老药,但因疗效突出,特点鲜明,安全性高,2005年再次得到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和国际糖尿病联盟-西亚太区(IDF-WPR)组织的高度评价.IDF制定的T2DM全球指南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IDF-WPR组织颁布的2005年第四版《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的指南中,明确将盐酸二甲双胍定为肥胖或超重的T2DM患者的首选药物[1,2].此外,美国近期还批准盐酸二甲双胍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卒中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恢复缓慢的特点。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糖水平对其患卒中的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在调脂、抗凝、改善血小板功能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卒中的一、二级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 ,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 ,通过抗氧化应激等机制从多个方面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