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姜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抗炎作用,并探讨miR-155、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该抗炎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Sprague Dawley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例)、MCAO模型组(8例)、姜黄素治疗组(8例),检测大鼠梗死体积、miR-155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TLR4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姜黄素显著改善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系统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P<0.05),可显著降低MCAO大鼠miR-155mRNA、TLR4蛋白以及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均P<0.05)。结论姜黄素主要通过下调miR-155/TLR4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的炎性应答。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确诊的1003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组751例,平均年龄(67±18.9)岁;脑出血组160例,平均年龄(65.2±13.1)岁;单纯高血压组92例,平均年龄(66.5±11.9)岁。并以同期住院的88例非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3.2±13.7)岁。比较四组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344.77±113.16umol/L)、脑出血组(354.72±116.38umol/L)、单纯高血压组(353.95±114.80mmol/L)与对照组(286.59±99.16mmol/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q=5.84、5.79、5.10,P均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脑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脑出血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q=1.29、0.94、0.07,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可能与血尿酸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实验特点。方法:采用酶法测定GSP,并对其方法学进行初步研究及评价。结果:线性41.0-1829.0μmol/L,达正常值8倍;平均回收率98.2%;精密度:批内CV0.99%-1.89%,批间CV2.23%-3.41%;该法(Y)和NBT法(X)比较:Y=0.395X+20.7,r=0.953;干扰影响小。结论:该法线性宽,精密度好,所受干扰小,是理想的GSP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胆囊上皮不典型增生与隐性胰胆反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隐性胰胆反流与胆囊癌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340例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血液和胆囊胆汁淀粉酶确定隐性胰胆反流.组织病理学观察隐性胰胆反流胆囊标本的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以及免疫组化观察胆囊黏膜上皮的增殖活性.结果 340例择期胆囊切除标本中隐性胰胆反流发生率为9.4%(32/340).32例隐性胰胆反流标本中发生胆囊癌1例.不典型增生11例.胆囊癌和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37.5%(12/32).对照组发生不典型增生发生率8.4%(26/30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6).隐性胰胆反流的胆囊上皮的Ki67指数平均为24.4%,高于对照组13.2%(P=0.014).结论 隐性胰胆反流是胆囊癌发生重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荧光RT-PCR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原学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HFMD患儿454例(其中重症患儿190例,普通患儿264例)以及非肠道病毒感染、健康体检儿童共117例。同时采集患儿急性期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各1份,分别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EV71型和CA16型病毒核酸以及血清EV71-IgM、CA16-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EV71、CA16的检测结果;并以RT-PCR法为金标准,对GICA法检测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荧光RT-PCR法检测重症HFMD组EV71阳性率72.6%(138/190),CA16阳性率10.0%(19/190);普通HFMD组EV71阳性率28.0%(74/264),CA16阳性率30.3%(80/264),两组HFMD肠道病毒感染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66,P=0.00)。454例HFMD患儿中,RT-PCR法与GICA法检测EV71型,阳性率分别为46.7%和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01,P=0.00);RT-PCR法与GICA法检测CA16型,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74,P=0.00)。以RT-PCR法法为金标准,GICA法诊断EV71的灵敏度95.7%,特异度84.4%,阳性预测值76.3%,阴性预测值95.2%,准确度84.1%;诊断CA16的灵敏度89.9%,特异度86.7%,阳性预测值65.4%,阴性预测值96.8%,准确度87.4%。结论GICA法是一种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可用于HFMD病原体的快速筛查,与RT-PCR法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HFMD的早期诊断与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适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采血方法 ,对 30名志愿者于上臂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后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 (A1)和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 (B1) ,分别于空腹及服糖溶液后 0 .5、 1、 2、 3 h在留置针处采血 1.5 ml,同时在对侧上臂直接穿刺采血 1.5 ml作对照组 (A2、B2 ) ;测定各组血糖值并问卷调查 30名志愿者对两种采血方法的主观接受程度。结果空腹及服糖溶液后血糖值 A 1与 A 2组 ,B1与 B2组 ,A1与 B1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均 P>0 .0 5 ) ;30名志愿者全部愿意选择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提示静脉留置针采血可替代直接静脉穿刺采血行 OGTT试验 ;应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为宜。  相似文献   
7.
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化型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Thio-NAD)底物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对其方法学进行初步研究。该法灵敏度:试剂空白△A405nm(1cm)0.004/min;50μmol/L△A405nm(1cm)0.050/min;平均回收率99.2%;线性0 ̄150μmol/L;精密度:批内CV〈1.0%;批间CV〈4.5%;该法(Y)和偶联黄递酶比色法(X)比较:Y=0.88X-1.  相似文献   
8.
尿葡萄糖二酸测定对药物性肝炎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检测尿葡萄糖二酸 (UGA)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竞争抑制法测定UGA值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药物性肝炎组与病毒性肝炎组及健康组UGA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毒性肝炎组与健康组UGA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测定UGA值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92例经临床确诊为胆石症且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测定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胆石症患者术后第2天TBA、ALP、GGT均下降,但TBA下降最快。在术后良好组中,仅TBA在术后第4天及第7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在术后不良组中,TBA在术后第4天及第7天发生反弹。结论 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后TBA的动态检测,对了解患者的恢复、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一种适宜口服葡萄耐量试验的采血方法。方法 于上臂用留置针穿刺置管后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A1)和0.9%NS封管组(B1),分别于空腹、服药后0.5h,1h,2h,3h在留置针采血1.5ml,并同时在对侧上臂直接穿刺采血1.5ml作对照组(A2、B2),标本配对后测血糖并作统计学处理。此外,用问卷调查30例志愿者对二种采血方法的主观接受程度。结果 经留置针采血与单次穿刺采血的血糖值无显著差异,二种封管液均可使用。30例志愿者全部愿意选择留置针采血法。结论 留置针采血可替代传统的反复直接穿刺采血行OGTT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