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通过TLRs/NF-κB信号通路对5-FU致大鼠肠黏膜炎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0.31 g/mL,0.62 g/mL,1.24 g/mL)、培菲康组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每组大鼠予5-FU(5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 d;中药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健脾解毒方(3.1 g/kg,6.2 g/kg,12.4 g/kg),每天1次,连续7 d;培菲康组在化疗的同时灌胃给予培菲康(151 mg/kg),每天1次,连续7 d。每日观察大鼠腹泻情况、测量大鼠体质量,7天后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0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MyD88、p65与TLRs含量。  结果:①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大鼠体质量进行性增加,实验第3天起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开始下降,实验第5天起,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下降小于模型组(P<0.05);第5天起,除空白组外的其他组大鼠出现腹泻,至第6天达到腹泻高峰,且第6天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的腹泻发生率低于模型组(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解毒方各剂量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其中以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增加最显著(P<0.01)。③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各治疗组的TNF-α均低于模型组,且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的TNF-α低于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IL-10低于空白组(P<0.05),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培菲康组高于模型组(P<0.05)。④模型组MyD88、p65、TLR4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培菲康组低于模型组,且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的蛋白表达低于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P<0.01)。  结论:健脾解毒方能够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调节炎性相关因子,减轻5-FU所致大鼠肠道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散结方对脱氧胆酸(DCA)诱导的TGR5活性和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TGR5稳转HEK293细胞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为对象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DCA组、DCA+中药低剂量组、DCA+中药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先给予DCA(30μmol/L)干预;DCA+中药低剂量组和DCA+中药高剂量组再分别给予20μg/ml和60μg/ml补肾解毒散结方醇提液;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的培养基。细胞培养24 h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EK293细胞中TGR5转录活性;划痕实验观察0、12、24 h各组HCT-116细胞的迁移情况,计算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T-116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各组HCT-116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DCA组细胞TGR5转录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高、低剂量补肾解毒散结方作用后均可显著抑制DCA诱导的TGR5过表达(P0.01),且DCA+中药高剂量组细胞的TGR5活性明显低于DCA+中药低剂量组(P0.01)。②细胞划痕实验显示,DCA组细胞12、24 h时迁移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高、低剂量补肾解毒散结方作用后均可显著抑制DCA诱导的HCT-116细胞的迁移,细胞迁移率较DCA组显著降低(P0.01),且DCA+中药高剂量组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DCA+中药低剂量组(P0.05)。③蛋白表达检测显示,DCA组细胞MMP-2、MMP-9、EGFR蛋白表达和VEG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P0.01);与DCA组相比,高、低剂量补肾解毒散结方作用后均可显著下调MMP-2、MMP-9、EGFR蛋白表达,降低VEGF含量(P0.01),且DCA+中药高剂量组细胞的MMP-9、EGFR蛋白表达水平和VEGF含量明显低于DCA+中药低剂量组(P0.05,P0.01)。结论:补肾解毒散结方可下调DCA诱导的TGR5过表达,并抑制DCA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
背景 结直肠癌(CRC)转移的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非常关键,外泌体蛋白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评估了血浆外泌体蛋白VPS37C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及碱性磷酸酶ALP在区分转移及非转移CR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共纳入102例样本,包括46例非转移性结直肠癌(nmCRC)患者,39例转移性结直肠患者(mCRC)和17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追踪分析和蛋白质印迹鉴定血清中分离的外泌体。通过ELISA和受试者曲线(ROC)单独或联合CA125、ALP分析检测VPS37C的表达和诊断效能。结果 循环血浆外泌体VPS37C、血清CA125、ALP在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中均显著升高(P<0.05);在TNM分期方面,三者均表现为在IV期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在对于mCRC的诊断效能方面,三个指标两两联用或三个指标共同联用时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任一指标单独使用的效果,VPS37C与CA125和ALP联合时达到最大诊断效能,敏感性(90.91%),特异性(78.69%),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139;P<0.05)。结论 循环血浆外泌体VPS37C与血清CA125、ALP均能较好的区分mCRC与nmCRC,且在TNM分期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外泌体VPS37C可能是有价值的mCRC诊断标志物,并且联合血清CA125及ALP对于mCRC具有更佳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