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 Kugel 手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收治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均行改良Kugel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72 min,平均(59.6±9.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12 h,平均(9.8±1.5)h;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8∽16 h,平均(11.7±2.6)h;术后住院时间3∽9 d,平均(6.5±1.3)d。术后并发尿潴留5例,切口疼痛4例,异物感4例,切口及阴囊血肿2例,发热1例。随访10∽21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及股疝形成,无感染及慢性疼痛,无射精痛等并发症。结论改良Kugel手术具有微创、无张力、免缝合的特点,能加固薄弱的腹横筋膜层,完整封闭耻骨肌孔,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Kugel疝修补在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应用Kugel疝修补治疗的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切口出现渗血、皮下淤斑7例,阴囊积液2例,异物感及疼痛感1例.28例患者获得2~5年随访,随访期间手术侧疝无复发,3例术后对侧发生新发疝.结论 Kugel疝修补适合在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对1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5例在腹腔镜下行修补术,3例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修补术。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8.3±8.4)min;术后均于24h内下床活动,48h内拔除胃管;平均住院时间4~8d,预后良好。结果表明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具有视野开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SV组)。检测各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乙酰化p53(Acetylp53)、p53、bax、bcl-2、凋亡诱导因子(AIF)和TUNEL,观察肠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Sham组相比,IRI组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以及Acetylp53、bax、细胞浆AIF、TUNEL表达明显增加,而SIRT1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与IRI组相比,RSV组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Acetylp53、bax、细胞浆AIF、TUNEL表达明显减少,而SIRT1和bcl-2表达明显增加。此外,三组之间p5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SV可通过抗凋亡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SIRT1/p5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院施行痔上黏膜环行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痔病和直肠粘膜脱垂共3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2月—2006年4月在我院行PPH患者共38例,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3岁,其中重度痔病35例,直肠粘膜脱垂3例。35例痔病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在新生儿外科中是较少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其特点是出生后即有呼吸急促、紫绀,给氧或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不能改善。我院小儿外科1986年4月~1987年6月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2天。生后24小时因呼吸急促、紫绀、进行性加重,伴溢奶、低热、拒奶以吸入综合症入院。入院后4小时进一步加重,呼吸62次,心率140次,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左侧呼吸音低,叩诊左胸浊音,腹平软,肝右肋下2cm,肠鸣音弱,给予吸氧、纠酸、强心等治疗无效。X线检查:胸片所见,左侧胸部可见多个充气肠曲影。诊断:左侧先天性膈疝,纵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胃癌组织中 ras基因突变与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  43例胃癌组织新鲜标本及相应血清标本纳入研究。用 PCR- RFLP法测定 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Hp的感染状况。结果  43例胃癌中有 2 8例存在 ras基因1 2密码子的突变 ,突变率为 65 .1 2 % ;43例胃癌中 ,Hp阳性 30例 ,阳性率为 69.77% ,其中 Cag A阳性 2 4例 ,阳性率为 80 % ;30例 Hp阳性的胃癌中 ,有 1 9例发生 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 ,发生率为 63.33% ,1 3例 Hp阴性的胃癌中 ,有 9例发生 ras基因 1 2密码的突变 ,发生率为 69.2 3% ,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胃癌中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与 Hp及 Cag A阳性的 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Hp感染可能不是其改变的唯一或必须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免疫营养制剂在胃癌术后营养支持上的作用,通过使用含特殊营养物质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术后早期标准肠内营养的比较,研究术后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应激状况的影响,评价免疫肠内营养应用的优势。方法:将4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第l组术后早期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制剂(EN)(对照组),第2组术后早期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IEN)(实验组),均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通过空肠造口管持续泵入肠内营养剂,连续7天。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9天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9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有升高(P〈0.05);实验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8例病人均能较好地耐受肠内营养支持。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较常规肠内营养制剂更有利于增强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21例,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肠系膜及血管处理,术后行常规化疗及随访。结果:完成腹腔镜下手术19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0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150mL,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6h。有2例因操作困难中转传统手术方式完成。围手术期未出现肠瘘或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术中使用超声刀符合肿瘤根治性手术的原则,同时具有较传统手术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晰、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腹壁疤痕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