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p-CREB和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通法制备痴呆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药物治疗30天后,采用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CREB和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①Tunel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随着剂量的增加,其改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呈剂量正相关(P0.01),其中高剂量组与石杉碱甲组作用相当(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CREB、CREB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p-CREB、CRE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接近空白组水平(P0.05);石杉碱甲组CRE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具有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和增加p-CREB和CREB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病理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通法制备痴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石杉碱甲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注:中药为益肺宣肺降浊方)。药物治疗3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变化,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在定位航行试验中,中药3个组的平均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中药3个组与模型组比较,成功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坏死、变性和凋亡明显减轻。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具有改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减轻海马损伤和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病证候病机学阐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温病基本病机(正邪交争与正气受损、热郁瘀相关病机)、系统病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及症状病机(温热与湿热、新感与伏气、温疫与温毒)论述温病证候病机学内容,以丰富和促进温病病机病理学的研究和临床运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对照组予脑复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MMSE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粘度、血沉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结合王唯工教授提出的新的血液循环理论,从人体共振的原理解读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在血管性痴呆中的运用,为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清山 《当代医学》2007,(16):64-66
现代教育的总体趋势是朝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重和谐关系的方向发展.以人为主体的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不是两极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医学人文是医学科学、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赵清山 《当代医学》2007,13(8):64-66
现代教育的总体趋势是朝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重和谐关系的方向发展。以人为主体的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不是两极对立,而是相辅相  相似文献   
8.
莫雪妮  唐农  赵清山  宁世猛 《新中医》2014,46(1):219-221
<正>火神派启萌于《周易》、《内经》,发展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经宋、元、明、清朝等诸多医家的探索和创新,至清代由四川著名医家郑寿全最终发展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临床上重视人体阳气,善以姜、桂、附治疗重病沉疴,疗效显著。一百多年来扶阳名家层出不穷,其中最有名者包括嫡传弟子卢氏一门(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以及范中林、唐步祺、吴佩衡、祝味菊、李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阳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中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3组,阿司匹林组(Ⅰ组)19例,口服拜阿司匹林;扶阳方组(Ⅱ组)19例,口服扶阳方;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组(Ⅲ组)18例,联合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扶阳方。各组均观察1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Ⅰ组、Ⅱ组及Ⅲ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比较,Ⅱ组及Ⅲ组效果优于Ⅰ组(P0.05)。3组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hs-CRP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及Ⅲ组效果优于Ⅰ组(P0.05)。3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颈动脉中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Ⅱ组、Ⅲ组经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对于降低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扶阳方,为临床脑梗死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渡舟论治水气上冲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渡舟教授乃伤寒大家,学宗内难,法崇伤寒,善用经方,其论治水气上冲证,于理则通达而严谨,于方则灵活而和于法度。刘老还总结出治疗水气上冲证十方,皆以苓桂术甘汤化裁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