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2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发热原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均系本院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性74例,女性18例,年龄23~69岁,平均50.4岁。肝功能根据Child-Pugh分级:A级6例,B级26例,C级60例。体温均超过37.5℃并持续3天以上。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dysfunction,TD)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TD转归。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HC患者采用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0 mg/(kg·d)],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至24周。于基线治疗第12、24、48周及停药后24周复查丙肝病毒(HCV)RNA、甲状腺功能,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及TD转归。结果 194例患者完成48周的抗病毒治疗。随访24周,TD组脱落2例,非TD组脱落1例。TD组50例患者中共17例甲状腺功能复常,占34.0%,其中基线TD、治疗中新出现TD患者分别有17.4%(4/23)与48.1%(13/27)出现甲状腺功能复常,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5.202,P=0.037)。TD组12周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为44.2%(23/52),非TD组为54.2%(77/142);TD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率为59.6%(31/52),非TD组为58.5%(83/142);TD组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60.0%(30/50),非TD组为54.6%(77/141)。两组EVR、ETVR、SV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不影响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完成治疗后随访24周,部分TD可复常,干扰素治疗后合并TD者其临床转归明显优于基线合并TD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探讨超声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6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出血组31例,非出血组34例,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价回归方程的诊断效能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脾脏长径(SL)是出血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指标的AUC(P<0.05),预测EVB的诊断界值为0.40,其相应敏感性93.5%,特异性91.2%,正确性92.3%.结论 DPV,DSV,SL构成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GP73、AFU及AFP的含量,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水平均明显高于后3组,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阳性率分别为64.58%、83.33%、75.00%,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HCC阳性率达95.83%,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73、AFU及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HCC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发生HBV YMDD变异后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6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并发生HBV YMDD变异的CHB患者,另选择未发生HBV YMDD变异的CHB患者作对照组.探讨血清HBVDNA载量与HBV YMDD变异类型、变异发生时间的关系.结果 CHB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HBV YMDD变异组HBVDNA载量明显高于HBV YMDD未变异组(P〈0.01).HBV YMDD变异类型(YVDD、YIDD、YVDD/YIDD)的分布与血清HBVDNA载量无相关性.HBVDNA载量与发生HBV YMDD变异的时间有相关性.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发生HBV YMDD变异的时间越来越早.结论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和HBV YMDD变异,可动态观察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HBV YMDD变异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和观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乌梅大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36例李岭森,贾德兴,李月波,杨宗元1989年10月至1994年12月,我们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乌梅大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按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8.
强力宁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早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应用国产强力宁和病毒唑联合治疗并与地塞米松作对照进行疗效比较,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治疗措施,当前干扰素仍然是抗病毒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但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往往不甚满意,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仍是我们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探讨其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 0 0 0 -0 1~2 0 0 2 -0 2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8例,男3 2例,女16例,平均年龄3 2岁,平均病程3 5年;对照组46例,男3 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 5 4岁,平均病程3 2年。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北京)…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99年2月~2002年10月 ,对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拉米夫定治疗 ,现将长期随访资料45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医的患者 ,按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型。45例中轻度3例 ,中度38例 ,重度4例。男35例 ,女10例 ,年龄8个月~65岁 ,平均38 6岁 ,病程1~19年 ,平均3 9年。所有病例血清HBsAg( +)HBeAg( +)35例 ,HBeAg( -)10例 ,ALT均值为 (193±58)U/L,总胆红素均值为(26.5±7.9)μmol/L。HBV -DNA(+) ,甲、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标志及EBV -DNA、HCMV -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