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了解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用药规律。方法选用维普咨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9)、万方数据库(1982-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CMCI)(1994-2009)为资料源,对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随机对照文献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有效文献223篇,共涉及138种中药,用药频次居于前10位的是黄芪、丹参、山茱萸、山药、生地黄、川芎、茯苓、当归、益母草、大黄。药类频次统计显示,益气药居于首位,活血、养阴、收涩、清热、利水渗湿、破血逐瘀药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III期的中医用药多以益气养阴活血药为主,同时辅以清热、淡渗利湿、收涩固摄、化瘀泄浊、疏风解表等药,并结合临床常用经验方或药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30年来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中医药研究的趋向及特点,为此后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借鉴。方法遵循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以维普咨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9)、万方数据库(1982-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CMCI)(1994-2009)为资料源,全面检索1984—2009年间的糖尿病肾病治疗类文献,使用Epidta双录入数据,全部数据导出至SPSS13.0,从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走向几个方面进行计量学评价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300篇,其中涉及临床经验或个案类文章196篇、病因病机研究类53篇、辨证治疗类58篇、各中医治法治疗类117篇、自拟方及成方治疗类613篇、中成药和单味中药治疗类563篇、中药联合ACEI/ARB研究类700篇,不同类型文献起始、兴盛年份各不相同。结论临床经验或个案研究、辨证治疗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RCT研究成为热点,不过目前RCT文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设计科学、方法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RCT研究为今后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国芳  袁清茹  谢豪杰 《新中医》2022,54(24):42-4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 例心血 瘀阻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 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率(HR)]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 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积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 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心功能指标HR、LVDD、LVE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HR、LVDD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EF 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 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 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借鉴Meta分析原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调研有关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性的文献,了解其证治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咨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98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79 ~2009)、万方数据库( 1982~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990 ~ 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CMCI)(1994~2009),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建立文献信息采集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 符合要求的文献共223篇,病位以脾肾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占43.9%,病性以气虚+阴虚+血淤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占73.1%,治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法出现频率最高,占50.2%.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在病性、病位及治法分布方面具有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肾脏病组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159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但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仅有2个B级,其余14个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用ACEI或ARB类药物在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某些指标方面具有优势,仅有1个文献报道试验组有2例、对照组1例出现干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且相对安全。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持谨慎的态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近30年来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中医药研究的趋向及特点,为此后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借鉴。方法遵循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以维普咨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9)、万方数据库(1982-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CMCI)(1994-2009)为资料源,全面检索1984—2009年间的糖尿病肾病治疗类文献,使用Epidta双录入数据,全部数据导出至SPSS13.0,从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走向几个方面进行计量学评价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300篇,其中涉及临床经验或个案类文章196篇、病因病机研究类53篇、辨证治疗类58篇、各中医治法治疗类117篇、自拟方及成方治疗类613篇、中成药和单味中药治疗类563篇、中药联合ACEI/ARB研究类700篇,不同类型文献起始、兴盛年份各不相同。结论临床经验或个案研究、辨证治疗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RCT研究成为热点,不过目前RCT文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设计科学、方法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RCT研究为今后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观察组)19例,2型糖尿病无高尿酸血症组(对照组)99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DL-C(高密度脂蛋白)、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MAL)、尿β2-微球蛋白(β2-MG),观察合并症: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6.10%,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MAL)、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增多。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存在更明显的肥胖,脂代谢紊乱,肾功能损害,发生心脑血管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肾脏病组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包括68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但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仅有1个B级,其余8个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贝那普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用贝那普利在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某些指标方面具有优势,仅有1个文献报道试验组有2例干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贝那普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贝那普利有更好的疗效且相对安全,但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持谨慎态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1岁。因“口干、多饮、多尿4年,左侧肢体麻木2月”入院。4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片。2月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左手无名指及左足小指麻木明显,麻木呈持续性,无偏侧肢体无力,无饮水呛咳等局灶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及体征。既往体质一般。初中毕业,学习成绩差。结婚1年,配偶体健。阴茎能正常勃起,精液量少,曾多次在外院行人工受精,配偶未成功受孕。父母体健,其母妊娠时31岁,1妹体健。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身高175cm,体质量91kg。皮肤细腻,无胡须,腋毛稀疏,喉结偏小,乳房发育呈女性。阴毛分布呈女性分布倾向,阴茎短小。双侧睾丸质硬,偏小。查血脂:总胆固醇(TC)22.6mmol/L,三酰甘油(TG)23.06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22.6mmol/L;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性激素六项:黄体生成素( FSH)19.93mU/ml,促黄体生成素( LH) 11.15mU/ml,卵泡生成素(PRL)7.72ng/ml,雌二醇(ESTRDL)267.00pg/ml,孕酮(Prog)2.1ng/ml,睾酮(T)0.74ng/ml;B型超声示双侧睾丸体积偏小。右侧睾丸16mm ×6mm,左侧睾丸15mm ×7mm。内部回声细小均匀,未见有明显异常回声,无女性器官。头颅核磁MRI、颈椎CT基本正常;双肾上腺B型超声未见异常。自诉14岁左右发现阴茎及睾丸变小,乳房发育,阴毛及腋毛逐渐减少,皮肤细腻,喉结未再增大,声音未改变,性激素测定示睾酮低于正常男性。 LH、FSH、Prog均高于正常男性,符合高促性腺激素性功能低下的表现。染色体核型检查为47XXY。诊断为:(1)2型糖尿病;(2)混合型高脂血症;(3) Klinefeher综合征。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紊乱、改善循环治疗,15 d后复查血脂基本正常,左侧肢体麻木明显减轻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