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等效麻醉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例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三组,咪唑安定组(M组)、异丙酚组(P组)和未阻断主动脉组(N组),每组12例。诱导前M组、N组静注咪唑安定0.2m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强力宁、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例室间隔缺损需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四组,每组12例。强力宁组、甘利欣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10%葡萄糖100ml加入强力宁2.5mg/kg或甘利欣2.5mg/kg静滴;对照组,未阻断组只用10%葡萄糖100ml静滴。在转流开始时、开放主动脉30分钟、4、12、24小时从桡动脉取血测心肌酶浓度,并记录心脏复跳的方式、心律失常和需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结果 开放主动脉后4、12、24小时强力宁组、甘利欣组、未阻断组血清心肌酶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电击复跳、心律失常、需 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开放主动脉后甘利欣组心肌酶浓度、电击复跳、心律失常、用升压药维持的例数与未阻断组相近,但明显低于/少于强力宁组。结论 强力宁、甘利欣对心  相似文献   
3.
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患儿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有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可减轻体外循环所致的肺损伤,但其对体外循环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该研究拟探讨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下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40例,年龄3~8岁,心功能I或II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组,每组20例。盐酸氨溴索组切皮后缓慢静脉注射4.5 mg/kg盐酸氨溴索 (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后2 h、12 h、24 h及48 h取静脉血及新鲜尿液,检测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血清β2-MG、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 h血清Cr、尿β2-MG,术后2 h及12 h血清β2-MG,术后2 h,12 h,24 h,48 h尿RBP,及术后2 h,12 h,24 h尿NAG水平升高(P<0.05)。氨溴索组术后2 h时血清Cr,术后2 h及12 h血清β2-MG、尿β2-MG,术后2 h,12 h,24 h,48 h尿RBP,以及术后12 h和24 h尿NAG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减轻体外循环所致患儿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56-658]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浅低温阻断与不阻断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 24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阻断组与未阻断组各 12例。于肝素化时、开放主动脉后 30min(未阻断者于复跳后 30min)、术后 4h、8h、24h抽取血标本, 测定以下五种心肌酶的浓度:天冬氨酸转氨酶 (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 AST)、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 LDH)、α 羟基丁酸脱氢酶 (α hydroxybutyricdehydrogenase, α HBD)、肌酸磷酸激酶 (creatinekinase, C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 CK MB)。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心肌酶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在术后 4h、8h未阻断组AST、LDH、CK明显低于阻断组(P<0. 05), CK MB(术后 4h、8h)、α HBD(4h)非常显著低于阻断组(P<0. 01)。 结论 浅低温不阻断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手术可以减少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4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1例,为单纯针刺麻醉组;B组31例,为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组;C组32例,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组。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手术开始、剥离甲状腺、术毕、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剥离甲状腺时、术毕血压及心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需行开颅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K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氯胺酮0.2mg/kg静脉注射,然后以6μg/(kg·min)泵入维持至缝皮,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前、诱导、插管、切皮、钻孔、去骨瓣以及手术结束时测定两组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和心率(HR)。结果两组比较ICP、MAP、CPP、H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较比,去骨瓣及术毕时两组ICP都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PP均维持在9.3kPa(70mmHg)以上。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不升高ICP,可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氯胺酮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拟行开颅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C组)和氯胺酮组(K组)。开放静脉通道后均在左侧卧位下行L_(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以监测颅内压和抽取脑脊液用,足背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压。K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2mg/kg,然后以6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至缝皮;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_0)、手术开始后2 h(T_1)、术毕(T_2)以及术后1 d(T_3)抽取足背动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同时抽取脑脊液,测定星状细胞胶质蛋白(S-100)浓度。结果与T_0时比较,K组T_(2,3)时IL-6、TNF-α、S-100浓度升高(P<0.05),C组T_(2,3)时IL-6浓度升高、T_(1~3)时TNF-α、S-100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3时IL-6、T_(1~3)时TNF-α浓度及T_(1,2)时S-100浓度降低(P<0.01);两组去颅骨及术毕时ICP均低于基础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对颅脑手术患者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谢才姣  何小京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6):1440-1442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8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曲马多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芬太尼 曲多组(C组).术后分别以相应药物静脉泵持续给药,分别观察术后2,5,8,11,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不同时间段PCA按压次数、镇痛并发症、总体满意度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曲多组(A组)、芬太尼组(B组)两组与芬太尼 曲马多组(C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不同时间段PCA按压次数、镇痛并发症、总体满意度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曲马多组(A组)与芬太尼组(B组)第24 h VAS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患者总体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谢才姣  陈爱武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80-28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芬太尼,两组同时吸入1%异氟醚。观察比较麻醉诱导即刻及气管插管后1min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OAAS评分。结果经t检验,两组麻醉诱导后即刻平均压及心率较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插管后1min平均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插管后1min平均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之间插管后1min平均压、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液动力学及更快的麻醉恢复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快速诱导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2-chloro-N6-cyclopentyladenosine,CCPA)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相保护机制。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CCPA组(P组)。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P组在静注CCPA 0.1 mg/kg 24 h后处理同I/R组。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hyde,MDA)含量,免疫印记法测心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表达。结果:与I/R组比,P组血清中SOD的活性增高,MDA的含量降低(P<0.05),MT表达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CCP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延迟相保护作用与促进心肌M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