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AE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1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及1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对12例AE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总结儿童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所有受试儿的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本组12例AE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岁5个月,入院时平均病程为20.5 d,男、女患儿比例为5∶7。②临床表现: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可见情绪及行为异常、发热伴头疼、惊厥、言语障碍、乏力、感觉异常等。11例抗NMDAR脑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90.9%(10/11)有精神症状,81.8%(9/11)有睡眠障碍,72.7%(8/11)有语言、认知障碍,或者运动障碍,54.5%(6/11)有惊厥发作,45.5%(5/11)有意识障碍,36.3%(4/11)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1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临床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③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2例AE患儿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查的结果均显示基本正常,并且影像学筛查亦未发现肿瘤。12例AE患儿中,6例头颅MRI检查可见颅内异常信号,8例视频脑电图检查可见不同程度慢波背景。11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均呈阳性或强阳性;1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抗LGI1抗体检测呈阳性。④治疗及随访结果:对12例AE患儿均采用甲泼尼龙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进行免疫治疗,对其随访时间为12~27个月。其中,9例患儿临床痊愈,2例存在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出院后即失访。⑤特殊表现:患儿1临床仅表现为视力障碍;患儿12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障碍;3例年龄<6岁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反复惊厥发作、意识障碍或运动障碍为主,病情均严重,并且一线免疫治疗的疗效差,均需联合应用二线免疫治疗。 结论儿童AE以抗NMDAR脑炎为主,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亦可见于儿童;临床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并且特异性不明显,免疫治疗的疗效确切。对危重症AE患儿,应早期联合二线免疫治疗,而且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谢丽娜  乔磊  杨辉 《大家健康》2017,(10):48-49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唇部及唇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产检孕妇6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二维超声检查正常唇部胎儿46例,可疑唇裂胎儿22例,观察组二维超声检查的诊断正确率.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的46例正常唇部胎儿出生后唇部均正常,22例可疑唇裂胎儿中,17例唇裂,3例唇腭裂,2例无唇裂;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唇部及唇裂的准确率为97.06%.在声像图特征上,正常唇部胎儿的唇部为中等回声,且上唇连接完整;可疑唇裂胎儿可见回声中断现象,上唇形态不规则.结论:二维超声对产前胎儿唇裂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可清晰的显示出胎儿的唇部完整结构,可作为胎儿产前唇部及唇裂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应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66.4±3.7)、(67.6±3.6)、(55.5±3.1)、(53.2±4.3)、(239.8±8.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8.7±3.5)、(52.2±3.2)、(42.6±3.3)、(46.4±4.1)、(208.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时间、睡眠障碍评分、睡眠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效果较好,其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其睡眠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局部黏膜下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诊断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选择常规治疗,每天口服维生素AD、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连续服用6周;实验组25例,在患者口内双侧翼下颌韧带处注射丹参注射液,每侧8 mL,每周1次,连续6周。6周后复查张口度及口腔黏膜色泽、质地,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翼下颌韧带处黏膜均呈红白相间花斑状改变,恢复部分韧性,张口度有半横指以上的提高,同时患者自觉黏膜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而大部分对照组患者黏膜无明显改变,仅有两名患者张口度有所改善。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局部黏膜下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具有一定的疗效,有临床治疗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儿童医院急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科于2014年1月后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260例患者,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间接护理风险和直接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分级护理、消毒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技能操作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利于儿童医院急诊安全管理屏障的构建,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ERG甲基化作为无创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标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RG基因是否可以作为孕早期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通用标志物。方法随机选择早期妊娠孕妇70例,并以经体检确定为未孕健康妇女70例、分娩过21-三体胎儿的妇女11例和顺产后3 d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HpaⅡ、MspⅠ酶切后进行常规PCR的方法,检测血细胞、绒毛和血浆DNA目的基因ERG21-128序列的甲基化模式,并对妊娠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ERG基因21-128序列在70例孕8、9、10周孕妇绒毛组织中甲基化而在母体血细胞中未甲基化,绒毛甲基化检出率为100%;在血浆中游离胎儿DNA ERG基因21-128序列的甲基化检出率为77.1%,敏感度为77.1%。其中8、9、10周甲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例未孕健康妇女、11例生产过21三体胎儿的健康妇女和20例产后3 d妇女的对照组的血浆中ERG 21-128序列均未甲基化。结论在母体和胎儿DNA中,ERG基因21-128区的甲基化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方法也比较简单,提示了ERG是无创性产前诊断DS的一个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脑膜脑膨出是指一部分脑膜、脑组织及脑脊液通过颅内疝膨至颅外而形成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多伴有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我科2008年收治1例周径45 cm巨大脑膜脑膨出婴儿,并成功施行膨出脑膜脑组织全切除.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并检测该细胞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l40)的表达模式.方法:以McCarthy等的经典培养方法为基础进行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分离,以不换液营养缺失法、机械振摇法纯化和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用CD11b(MAC-1)对分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进行鉴定;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RIP140 mRNA和蛋白质在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模式:用免疫细胞化学确定RIP140在小胶质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模式.结果:成功对小鼠小胶质细胞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培养;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显示,RIP140在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中确有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提示RIP140主要在小鼠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结论:利用McCarthy经典改良方法可成功分离纯化出高纯度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确实表达RIP140,以细胞核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