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补肾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微结构退化 ,骨脆性增加 ,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 [1,2 ] 。我们根据“肾主骨 ,为先天之本”、“脾主四肢肌肉 ,为后天之本”的理论 ,以补肾中药为主 ,制成“筋骨宁口服液”,对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2 ] 5 0例进行初步治疗观察 ,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采用以色列阳光公司生产的 Omcers TM多部位定量骨超声仪 ,分别测量桡骨远端、第二指骨近端的超声波传导速度 ( SOS) ,以被测者 SOS与同性别峰值 SOS比值的标椎差值 ( T- score,以 SD表示 )作为诊断指标 ,根据 WHO推荐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杠杆定位正骨手法与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Ⅰ组182例,采用杠杆定位正骨手法治疗;Ⅱ组185例,采用一般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Ⅰ组膨出型、突出型、游离型患者疗效均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杠杆定位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平面用力推拿手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推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课程模块设置、教学内容、手法训练、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机制6个方面进行创新,明显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为探讨推拿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推拿手法学课外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拿手法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针灸推拿、康复、中医骨伤等医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与中医学的各门基础与临床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推拿手法具有鲜明的中医学特色和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一门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兼融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 1993年~ 1997年 ,用刺血拔罐加泽兰汤 ,内外兼治急性腰扭伤 16 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 0例中男性 10 6例 ,女性 5 4例 ;年龄 17~ 5 8岁 ,青壮年居多 ;病程 1小时~ 1周。受伤原因 :弯腰扛抬重物 94例 ,转身取物姿势不当 6 6例 ;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麻醉下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腰椎功能评定表。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RS、SLRT及腰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LRT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功能评定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常规推拿术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麻醉下正骨推拿术能更好的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持续温热效应对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作用。方法:将门诊符合要求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对照组)60例,推拿加持续温热治疗(观察组)60例,两组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3%,93.3%,比较有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P〈0.01)和血栓烷B2(TXB2)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持续温热效应对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课程模块设置、教学内容、手法训练、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机制6个方面进行创新。明显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为探讨推拿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推拿中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相龙 《中医药学刊》2001,19(4):391-3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