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杭州地区蜘蛛咬伤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1月因蜘蛛咬伤收治我科住院患者71例,对患者人群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疗情况、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被咬伤人群主要为中青年,每年5~9月为发病高峰期,咬伤部位主要在双下肢,71例患者中58例患者仅有局部症状,13例患者除了局部症状还伴有全身毒性反应发症。 结论:杭州地区蜘蛛毒性较小,伤人后主要以局部症状为主,合理的局部和全身治疗均能得到痊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中国汉族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家系KRT9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例EPPK家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14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的1号外显子第485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导致第162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R162Q),而家系中14例正常人和家系外100例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错义突变c.485G>A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外敷蛇肿散、内服蛇毒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蝮蛇咬伤后肿胀的疗效。方法:将159例蝮蛇咬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细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蛇肿散外敷,蛇毒消内服治疗,对照组加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3天、第7天肢体肿胀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组在治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蛇肿散、蛇毒消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为PTCH,定位于9q22.3-q31,目前共报道突变112个,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无关。PTCH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编码的蛋白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PTCH突变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导致细胞无限制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皮试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发病情况,观察抗蛇毒血清引起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杭州市中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临床病例1162例,记录患者皮试情况,急性过敏、血清病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根据皮试情况分为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组,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的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72例,通过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31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3例发生血清病;1090例皮试阴性患者中,8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32例发生血清病;抗蛇毒血清皮试阳性组与抗蛇毒血清皮肤阴性组急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过敏反应最常见临床症状是:皮肤瘙痒,皮肤红斑、风团;血清病最常见表现是:皮肤红斑、风团,皮肤瘙痒,关节疼痛、发热。结论皮试对预测抗蛇毒血清急性过敏反应发生有参考意义,仍有不确定性,皮试对血清病预防筛选无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危型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5月—2013年8月应用我院自制蛇伤中药结合西医治疗的29例重危型毒蛇咬伤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疗效指标的变化。结果 29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P<0.05),总有效率89.7%。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重危型毒蛇咬伤疗效显著,可减轻毒素对脏器的损害,减少痛苦,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38例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g,每日3次口服,共7d;另一组37例患者采用更昔洛韦0.25g,每日2次静脉滴注,共10d。用药后第3d、6d和10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更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分别为(2.86±1.36)d、(4.27±1.21)d和(4.53±0.62)d,而伐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则分别为(2.12±1.14)d、(3.47±0.22)d和(4.29±0.37)d。伐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均短于更昔洛韦组(分别为t=2.556,P=0.0127;t=3.958,P=0.0003),而在结痂时间上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7,P=0.078)。伐昔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97.36%,高于更昔洛韦组(81.08%)(P=0.0284)。伐昔洛韦组与更昔洛韦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70%、5.2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异维A酸胶丸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痤疮最有效的药物,但异维A酸有抑制唾液分泌的副作用,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到疗程结束.我们在2009年4月~2009年11月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并明显降低异维A酸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中国汉族人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家系中11例患者进行COL7A1基因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16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11名患者的COL7A1基因的87号外显子第6859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家系中健康对照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甘氨酸替代突变c.6859G>A(p.G2287R)引起该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毒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节常见急危重症,由于气候差异,各地毒蛇咬伤的发生率也不相同。我院作为杭州地区最大的蛇伤治疗中心,近2年来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总计1356例,为了进一步了解杭州市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本文对资料完整的865个留观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1356例。纳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