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们2000-08以来收治腘动脉损伤探查修复术后小腿血循环障碍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8~49岁.均为单侧血管损伤,左4例,右5例.胭动脉损伤类型:完全断裂3例(胭动、静脉同时断裂1例),不完全断裂1例,挫伤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手术方式,即病段切除髓内腓骨移植结合骨延长技术联合应用,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以来本院收治的21例外伤术后反复治疗不愈的萎缩性骨不连患者采用病段切除髓内腓骨移植结合骨延长技术进行治疗,其手术要点包括:切除骨不连断端活力不佳的骨段,取同侧腓骨节段行髓内移植,一期紧密对合胫骨断端,胫骨近端行截骨延长,观察其效果并分析总结。[结果]患者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3±6.5)个月;延长长度3.236个月,平均(19.3±6.5)个月;延长长度3.25 cm,平均(3.93±0.48)cm;愈合时间:45 cm,平均(3.93±0.48)cm;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7±0.6)个月;ASAMI评价:骨愈合评价全部为优,优良率100%,功能评价11例为优,9例为良,1例为中,优良率95.2%。并发症方面:钉道感染6例,踝关节僵直1例。[结论]病段切除髓内腓骨移植结合骨延长技术对于萎缩性骨不连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作为处理萎缩性骨不连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外伤所致肢(指)体离断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诊创伤。在急诊创伤中,手外伤占15.0%-28.6%,顾兴初报道肢体离断伤占全部手外伤的19.3%,  相似文献   
4.
目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直接反映脊髓下行传导功能,将其用于脊髓移植实验,检测脊髓运动功能状态。方法应用多功能神经诱发电位仪,对移植胚胎脊髓及单纯损伤对照组大鼠的脊髓MEP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术后4天,移植组MEP波幅及峰潜伏时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照组MEP无明显好转趋势。术后2周、4周和12周,三组的MEP早期反应(P1,N1)的波幅,均基本恢复正常,但移植组峰潜伏时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P检测能为脊髓的功能状态提供客观资料;在脊髓移植实验中,检测MEP是判断受体脊髓运动功能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卫国  梁进  赵刚  蔡锦方 《山东医药》2003,43(11):33-33
1999年10月以来,我们将高分子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用于四肢骨折患者7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PFNA)固定治疗的2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10例,女122例,年龄65~86(平均78.65)岁。骨折AO分型:稳定性骨折(A1.1型至A2.1型)1 4 5例,不稳定骨折(A 2. 2型至A 3. 3型) 8 7例。记录患者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内固定情况,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因素。结果:截至2018年5月,215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2.67%(215/232),随访时间在15~39(平均25)个月,有17例患者在随访12个月后陆续失访。232例患者中,16例(6.90%)出现内固定失败。其中DHS固定失败6例,PFNA固定失败10例。最后一次随访(17例患者随访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8~90(平均81.9)分,优、良、可、差分别有42,160,13和17例,优良率为87.07%。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267.31,P=0.002)、尖顶距(tipdistance,TAD)>25mm(OR=341.45,P<0.001)、不稳定型骨折(OR=22.19,P=0.020)、功能复位(OR=20.82,P=0.030)以及合并内科疾病(OR=4.61,P=0.041)是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TAD>25 mm、不稳定型骨折、功能复位以及合并内科疾病均能引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治疗期间应重视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7.
拇指一旦缺失,捏、夹、握、抓等功能就难以进行。要想再造一个有利于患者生活与劳动的新拇指,必须具备以下几点:①有足够的长度和稳定性;②能对指,能活动,有力量;③有良好的感觉和血运;④外形较好;⑤很少影响其他手指的功能;⑥疗程短,  相似文献   
8.
背景:对于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至今尚无十分有效完善的方法.髂骨钢板的应用不仅可以保持骨折端与植骨块的紧密接触,促进骨折的愈合;还可以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提供更加坚强的固定.目的:观察应用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置入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伤外科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5.5岁:全部患者采用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X射线平片观察骨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进行评定,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4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全部患者原骨不连处均在6-10个月(平均8.1个月)内完全愈合;所有患者肩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术后半年Neer评分71-96分,平均87分.无感染及患肢疼痛等并发症,无再发骨折及骨不连发生,肩肘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提示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一种十分合理、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对于骨感染的治疗,早期应用大剂量的敏感抗生素是一切治疗的基础.但现有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目的:制备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评价,观察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对大鼠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壳聚糖作为万古霉素的载体,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态,振动样品磁强计确证纳米微粒磁响应性的存在.观察外加磁场下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尾静脉注射后对大鼠急性骨感染的治疗效果以及大鼠胫骨X射线、病理改变,并与全身应用万古霉素的万古霉素治疗组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其外观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298 nm,平均载药量为32.36%,平均包封率为80.9%,体外具有较好的磁场顺应性.外部磁场介导下,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尾静脉注射后可聚集在病灶区,明显抑制骨感染,其万古霉素的实际使用剂量仅为全身应用万古霉素剂量的1/3.万古霉素微球组与万古霉素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药物靶向制剂,为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骨感染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经研究证实足的支撑结构为一个三臂桁架动态结构,距骨为顶,跟骨为后支撑力臂,第一跖骨、楔骨及舟骨构成前内支撑力臂,第4、5跖骨与骰骨组成前外支撑力臂,其附着韧带与跖间膜有绑固和拉杆作用,拉杆缩短桁架顶升高,其耐压负载力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