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射精属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笔者运用中医理论,对精神因素为主所致不射精一证。采用安心和志,调节阴阳法辩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以精神因素为主,由情志不遂,气机失和所致。其中因担心泄精后会使女方怀孕的7例、因婚变夫妻感情不佳者3例,因客观环境如条件不良(如与老人或大龄子女同居一室)的2例。  相似文献   
2.
文论述了“血以调为补”原则,在妇科血证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具体治疗方法。说明治疗妇科血证,要本根据血寒、血热、血瘀、血虚的不同病机,分别采用温、清、消、补等调理之法。以恢复血的正常生理功能,并使之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从而达到补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缺乳是产后的常见病,多数医者将其分型为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但仅此两型尚未展现中医学对该病认识的全貌,临床疗效也不甚理想。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将缺乳分为先天无乳型,定时存储型和即时治疗型,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别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4.
苏慧森  袁媛 《山西中医》2012,28(12):19-20
目的:观察新癀片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全部采用新癀片辨证加味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并辅以离子导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140例中,痊愈38例,显效52例,有效4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71%。结论:新癀片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苏慧森老师从医数十载,在多年的临床中,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之精神神经症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 1.1郁证 王某某,女,45岁,已婚。近一年月经周期前后不定、烘热汗出、心烦失眠,复因烦恼之事,隧3天3夜未眠,精神恍惚、目视凝滞、沉默寡言、悲伤欲哭,经家人多次开导无效,并3次服用安眠药,自杀未遂孩0诊失眠健忘,神情淡漠,经血3月未行,纳差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状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承受的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运用中医阴阳平衡思想从运动、饮食、心理、中药、针灸推拿等多方面来调适,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也是现代医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媛妮  苏慧森 《河南中医》2012,32(5):653-653
闭经不外乎虚、寒、气三因,应以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为治疗大法.笔者以八珍益母汤治疗气血虚弱型闭经1例,气血双补,活血调经,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用阴阳平衡思想调适妇女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健康状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承受的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运用中医阴阳平衡思想从运动、饮食、心理、中药、针灸推拿等多方面来调适,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也是现代医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韩冰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总结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论治规律,以“气、血、痰”立论,提出“瘀久挟痰、渐成症瘕”的病机特征,制定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大法。研制出中药复方制剂“妇痛宁颗粒”经大量临床研究,取得显著疗效,受到患者欢迎。其主持研究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荣获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用现代研究技术,探讨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排斥异常、免疫粘附增生及纤维的影响,异位内膜增生分泌及激素与免疫的相关性,神经与激素的相关性等,揭示出中医药对机体进行非线形整体调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阳伟红  苏慧森 《新中医》2013,(1):209-21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苏慧森老师从事中医妇科学临床工作30余年,非常注重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中的应用,辨证用药独具特色。苏老师认为,气虚和血瘀是导致崩漏的两大病因。中气不足,血失统摄,失于常道,经血暴下发为崩,淋漓日久发为漏;气机不畅,脉血瘀结,损伤冲任,致离经之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