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甲状腺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颈部淋巴结丰富,有淋巴管及胸导管在此交汇,颈部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约3%~([1])。淋巴漏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病人丢失大量水分、电解质、淋巴细胞和蛋白质等,从而发生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并发症~([2]),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淋巴漏的治疗大多根据其严重程度来选择方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车祸后行CT检查发现胰腺体尾部占位入院。既往无腹痛,否认胰腺炎病史。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全腹无压痛,未扪及包块。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的提出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其直接定位于蛋白质水平,从整体、动态、定量的角度研究基因功能,有助于发现用于早期临床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同时也可应用于寻找新的治疗靶标和进一步揭示胰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本文就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意外甲状旁腺腺瘤(APTA)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纳入2009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旁)腺疾病诊疗中心入院拟行甲状腺手术时术前检查意外发现无症状甲状旁腺腺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APTA发现率、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结果做分析;并将其与同期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同时将其与按1∶4比例随机选取同期非APTA单纯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治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 881例,同期共收治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251例。结果发现APTA患者26例,APTA的发现率为0.44%(26/5 881),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10.4%(26/251)。术前行超声定位阳性率为69.2%(18/26),行甲状旁腺核素显像阳性率为72.7%(8/11),行骨密度检查异常率为85.7%(6/7)。术前检查APTA患者的甲状旁腺素(PTH)为(38.17±40.69)pmol/L(3.40~181.20 pmol/L),血钙为(2.73±0.27)mmol/L(2.22~3.23 mmol/L)。26例APTA患者中单发23例(88.5%),多发3例(11.5%),腺瘤个数共31个;病灶直径为(21.72±9.65)mm;甲状旁腺右下占55.2%(16/29),右上占6.9%(2/29),左下占27.6%(8/29),左上占10.3%(3/29);分型为A1型占44.8%(13/29),B1型占55.2%(16/29)。术后复发2例(7.7%),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8例(30.8%),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3.8%)。APTA患者术前PTH和血钙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单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P0.001、P0.001),但其明显高于同期非APTA单纯行甲状腺手术患者(P=0.001,P0.001)。结论 APTA为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特殊类型。甲状腺手术前常规行PTH和血钙检查对发现APTA至关重要。对于APTA患者,在行甲状腺相关手术的同时行甲状旁腺腺瘤探查切除术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其对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GP方案治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4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7.1%、79.4%,高于对照组的39.4%、63.6%,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现代创伤内容涉及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各个方面.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局部组织缺损,内科疾病导致的局部皮肤溃疡,长期卧床后产生的褥疮,其修复均属于创伤修复的范畴.就以往中药在创伤修复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中药对创伤修复的机理在于:加强纤维结合蛋白(FN)作用;提高创面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创面局部免疫力;提高创面局部营养和特殊物质;影响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如果其剂型能够得到改进,将对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脱管散为载体,通过观察脱管散对大鼠创伤修复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中相关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试图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外用制剂促进创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创伤修复模型,收集创面肉芽组织中不同时期的肉芽组织,经过组织芯片技术处理后,用SABC法检测创面中bFGF、Fn的表达,高倍镜下病理切片观察,采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灰度分析。结果: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所表达的生长因子分布存在差异,在造模后6d治疗组(脱管散组)bFGF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存在组间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后6、14d治疗组Fn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脱管散能够通过刺激创面内源性bFGF、Fn增加,进而促进创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含侧区淋巴结清扫)的PTC患者426例,女313例...  相似文献   
9.
髌韧带肿瘤是特殊部位的软组织肿瘤,治疗的过程髌韧带被切除,我们需要重建伸膝装置。我院收住髌韧带特殊部位肿瘤1例,在肿瘤切除后采用四层聚丙烯补片重建伸膝装置,结合其病史特点,通过回顾分析,针对其手术治疗措施进行相关探讨,总结相关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旁)腺疾病外科诊疗中心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至少行甲状腺全切除的9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所示的切除标本是否存在整枚或大部分甲状旁腺,将患者分为误切组和非误切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探索甲状旁腺误切的危险因素。结果98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发生甲状旁腺误切50例(误切组),未发生甲状旁腺误切933例(非误切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误切组为66.0%(33/50),非误切组为36.2%(338/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误切组较高(χ~2=19.903,P<0.05);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误切组为2.0%(1/50),非误切组为0.4%(4/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5,P=0.12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0.004)和术中辨认甲状旁腺总数≤2枚(P=0.002)是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OR=2.553,95%CI为(1.236,5.277),P=0.011]和术中辨认甲状旁腺总数≤2枚[OR=2.819,95%CI为(1.423,5.581),P=0.003]是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手术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获益与风险,合理施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手术医师应努力提高对甲状旁腺的辨认能力,从而降低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