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夹脊穴注射治疗去势家兔L1-L5 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of spine,VCF)的机制。方法家兔48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青藤碱组(SIN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2 组均建立去势后L1-L5 节段VCF模型。成模后SIN 组于L1-L5 节段脊柱两侧“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对照,3 组均治疗4 周。家兔骨折椎体骨生长分化因子2(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2,GD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VEGF-mRNA 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 utase,SOD)活性和骨保护素(OPG)采用ELISA 法检测;免疫荧光法测定脊柱椎间盘二聚糖、图像分析法测L1-L5 节段脊柱骨密度;ELISA法检测脊柱椎间盘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β、IL-17β。结果与模型组比,SIN组L1-L5 节段脊柱GDF2、VEGF和VEGFmRNA均高表达、且脊柱骨密度增强(P<0.05);椎间盘二聚糖增多,IL-1β、IL-6β、IL-17β降低(P<0.05);静脉血NO降低、OPG、SOD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青藤碱“夹脊穴”注射可促进家兔L1-L5节段VCF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注射液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9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夹脊穴电针加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加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3,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疗效,取患者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及骨保护素(OPG)。结果经3周治疗,治疗组患者外周血OP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β含量及VAS、OD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穴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夹脊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和骨生长分化因子2(GDF2)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先将36只雌性家兔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4周后再采用剪断L1-5椎体前缘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模型,成模后分为模型组、青藤碱A组和青藤碱B组。青藤碱A组和青藤碱B组分别用10%青藤碱按2 m L/(kg·d)和4 m L/(kg·d)剂量灌胃,模型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灌胃1个月。于灌胃10,20,30 d拍摄骨痂X射线片对骨痂生长情况进行评分;灌胃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耳缘静脉血IL-1β、IL-17水平;灌胃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骨折处骨痂组织中GDF2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骨折处骨痂组织中GDF2 mRNA表达水平。结果灌胃20,30 d后,青藤碱A组和青藤碱B组骨痂生长良好,断层边缘逐渐模糊或消失,骨密度增大,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青藤碱A组和青藤碱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灌胃结束后,青藤碱A组和青藤碱B组血清IL-1β、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GDF2、GDF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青藤碱A组和青藤碱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藤碱可通过抑制IL-1β、IL-17介导的炎性反应,提高GDF2诱导成骨分化和骨形成能力,从而促进骨痂生长而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滴唑来膦酸并补钙,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结果与对照组同期及本组治疗23周比,观察组23周和46周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总钙(TCa)均明显降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和骨密度(BMD)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23周时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环素(PGI2)明显升高,46周时则明显降低(P0.05)。骨折风险评估量表(FRAX)评估显示低度、中度、高度骨折风险概率及FRAX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医院和参保人两个途径对相关人员进行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调研,指出三甲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存在有事实依据取证和处罚难、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难、规范化管理监管难、参保对象的期望值与实际差距较大等4个方面的难点,进而提出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宣传策略、建立医保“一站式”服务体系、联合其他定点医院共同协议管理、设立监督岗位,强化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扩管、溶栓、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循经取穴施针,辨证开药煎服,并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15 d后统计耳鸣和眩晕症状消失平均时间(d),听力阈值、耳鸣、眩晕的愈显率和有效率,TCD监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rCBF)、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引出率及其相关参数P_1和N_1潜伏期、P_1和N_1振幅、P_1-N_1波间期,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5 d治疗,观察组oVEMP引出率、P1和N1振幅和CBF明显提高,P_1和N_1潜伏期、症状消失平均时间缩短、听力阈值降低,耳鸣、眩晕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参麦注射液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产生协同治疗作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SCID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CID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实验A组、B组和C组,采用人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悬液前列腺内注射的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实验A组、B组和C组于建模2周后分别用淫羊藿苷按10 mg/kg、40 mg/kg和80 mg/kg剂量灌胃给药5周,模型组灌生理盐水做对照。采用RT-PCR检测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和磷酸化AR(p-AR),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LNCaP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结果模型组治疗前后AR、p-AR、AR mRNA均高表达,PTEN mRNA低表达,模型组抑瘤率较低,瘤质量和瘤体积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实验B组、C组治疗后抑瘤率达(42.53±5.72)%,(44.81±4.76)%,两组AR mRNA、p-AR和PSA低表达,PTEN mRNA高表达,且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值升高,肿瘤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与治疗前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AR磷酸化、增强PTEN表达并将肿瘤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而发挥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8.
脊柱源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临床上采用正骨、神经根阻滞方法有一定的疗效,针刺夹脊穴具有独特的疗效。笔者在三十年的针灸临床研究中认识到,夹脊穴的定位应在第2颈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2cm为宜,这与上海中医学院主编《针灸学》定位相近似,但针法应改直刺为向脊柱中点呈15°角斜刺,针刺深度颈、胸部夹脊穴为1寸,腰部夹脊穴为2~3寸则针感更强烈,疗效较好。以腰3~5棘下旁开2cm的夹脊穴电针为主,辅以脏腑点穴,髓核松解术的“赵氏保守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其选穴定位、针刺角度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6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临床治愈率为28.9%,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两组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