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采自非洲 (喀麦隆和加纳 )的 3 3个土样中分离得到的产生脂肪酶的细菌H 1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 .以菌株H 1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照射和亚硝基胍处理 ,得诱变菌株H 58,其脂肪酶产生能力达 4 0U/mL .对菌株H 58进行生产能力的稳定性试验 ,结果良好 .连续传代 5次能保持良好的产脂肪性能 .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以酒精厂废液为主要原料进行香菇菌深层培养生产多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选用葡萄糖1g/dL,豆饼粉1g/dL,稻草粉0.75g/dL,酒精废液10g/dL的发酵培养基,在起始pH4.0,28℃的条件下培养7d,发酵液粗多糖(含胞内和胞外)产率最高达0.844g/d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中药黄芪对灵芝发酵生产灵芝多糖的影响,确定了黄芪添加的可行性及最适添加量,并对发酵产生的粗多糖进行分析,通过Sephadex G-75凝胶对粗多糖进行初步分离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有利于灵芝在发酵中多糖的产生,其多糖的组分发生变化,有可能产生新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用微生物脂肪酶在溶剂相中合成短链脂肪酸酯的研究表明: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催化合成短链脂肪酯转化率比水相中有明显的优势。在10个不同来源的商品脂肪酶中,来自Mucormiehei,Candidarugosa和Porcinepancreas的脂肪酶合成酯转化率较高,其中Mucormiehei脂肪酶对己酸乙酯48h合成转化率达94%,己酸乙酯产量33.84g/L.同时就底物酸和醇的碳链长度对酯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用酵母转化木糖醇中工业化原料培养基组成的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Plackett-Burman[1]和响应曲面法,得到了一个完全用工业化原料组成的优化培养基,摇瓶转化率最高达80.4%。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较高转化率的前提下,发酵培养基可以采用较廉价的工业化原料。  相似文献   
6.
提出以固形物回流比X作为描述酒糟粗滤液全回流工艺的参数,并推导了固形物回流比X与体积回流比Y及酒糟、滤液和滤渣固形物含量的关系。证明酒糟、滤液和滤渣固形物含量在全回流无限循环时存在极限。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碱提灵芝茵丝体多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4h,碱料(体积:质量)比4:1,碱液浓度0.5mol/L.在此条件下提取并对所得水溶性多糖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其对羟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清除率与糖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酸性平板筛选,在作者所在实验室保藏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得到一株能在pH4.5时进行酒精发酵的菌株,其酒精产量为66.7g/L,与原菌株在pH6.5时的相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在酸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0~35℃,pH4.5,初糖质量浓度150g/L,酵母膏质量浓度4g/L,蛋白胨质量浓度为2g/L时,该菌的酒精产量达到最大,为71.7g/L.  相似文献   
9.
对管碟法测定Nisin效价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几个参数的影响,得出了Nisin测定的最佳条件:90mm培养皿中培养基加量为15mL,Na2HPO4·12H2O质量浓度1g/dL,菌悬液浓度109CFU/mL,琼脂质量浓度1g/dL,培养基pH值7.0,牛津杯中样品加液量100μL.在此条件下,Nisin效价在5~100IU/mL,其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离的富锌液态发酵姬松茸胞内多糖组分对小鼠肝癌实体型Heps的体内抑制效果,同时考察了柱层析过后各组分中锌元素的分布情况及给药后小鼠血清锌的变化情况。分离所得组分MP-2在5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59.5%(p<0.001),MP-3在10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68.1%(p<0.001),两样品在10 mg/(kg.d)剂量下均能使小鼠脾指数显著提高。组分MP-2含锌率3.38‰、MP-3含锌率2.46‰,远高于组分MP-1的含锌率0.12‰;注射样品MP-2、MP-3的实验组小鼠血清锌浓度皆显著高于不给予富锌样品的阴性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