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SCs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并鉴定,将BMSCs与ESCs共培养,并补充生长因子(TGF-β10ng/ml,EGF10ng/ml,PDGF-BB10ng/ml)和雌激素(17-β-雌二醇1×10-7mol/L),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分化的BMSCs是否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标记角蛋白。结果:小鼠BMSCs增殖潜能强,呈克隆性生长,其表面标记Sca-1,CD117,CD29,CD34表达率分别为5.36%,2.41%,2.63%,0.68%。小鼠ESCs特异标记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阴性。小鼠BMSCs与ESCs共培养5天后大部分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向上皮样细胞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的BMSCs表达角蛋白。结论:小鼠BMSCs在ESC分泌和外源性因素诱导下可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生长因子和雌激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软坚散结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黏附的影响. 方法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药组给予软坚散结中药灌胃,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成像并比较两组小鼠荧光表达的强弱;流式细胞术检测异位病灶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等技术对异位内膜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透明质酸受体CD44进行检测. 结果 镜下可见模型小鼠肠管间、腹壁下、肝小叶下或脾周形成绿色团块状或星点状内膜异位病灶,中药组异位灶体积及荧光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和对照组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率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CD44、ICAM-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中药组的CD44和ICAM-1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6.34、2.75和1.53、1.19倍. 结论 软坚散结中药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病灶的产生,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黏附因子ICAM-1、CD44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engnianchun,GNC)对去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分为两批实验,均选用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组、OVX+GNC组、OVX+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2)组、OVX组、Sham+GNC组和Sham组,第1批实验连续灌药3个月后经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第2批实验连续灌药1个月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 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结果  第1批实验中OVX1组与Sham1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5);OVX1+GNC组、OVX1+ E2组与OVX1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Sham1+GNC组与Sham1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5)。第2批实验中,OVX2组与Sham2组比较,NE、DA含量明显减少(P<0.05),5-HT、5-HIAA含量明显增加(P<0.05);OVX2+GNC组、OVX2+ E2组与OVX2组比较,NE、DA含量明显增加(P<0.05),5-HT、5-HIAA含量明显减少(P<0.05);Sham2+GNC组与Sham2组比较,NE、DA、5-HT、5-HIAA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NC具有提高去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并可维持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但未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则不宜补充GNC。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PCOS患者212例,采集各症状要素积分和阈值法确定证候及各个辨证要素的权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分析与空腹血糖(FPG)、葡萄糖曲线下面积(GAU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结果聚类结果为:肾虚证64例(30.19%),肝郁证61例(28.77%),脾虚证41例(19.34%),痰湿证33例(15.57%),血瘀证13例(6.13%)。FINS水平痰湿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与肝郁型、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型胰岛素峰浓度明显升高,较肝郁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指数显示痰湿型最高,较肾虚型、肝郁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型患者TG、LDL-C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尤其较肝郁型、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OS中医证候最基本为5个单一证候即肾虚型、肝郁型、脾虚型、痰湿型、血瘀型,其中痰湿型与HOMA-IR、FINS、TG、LDL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尼古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巨噬细胞(MΦ)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12例内异症患者腹腔MФ,将终浓度分别为1、10、100、200μmol/L的尼古丁和终浓度为1nmol/L的雌二醇单独或共同加入细胞培养板,半小时内加入脂多糖(LPS)刺激,观察6、12、24、48、72h,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腹腔MΦ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8的水平。结果:尼古丁在1~200μmol/L范围内,能抑制内异症患者腹腔MΦ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分泌(P<0.01)。尼古丁浓度在100~200μmol/L范围内,能抑制IL-8的水平(P<0.01)。尼古丁还能显著降低雌激素存在时TNF-α和IL-8的水平(P<0.01)。结论:尼古丁能抑制内异症患者腹腔MΦ炎性因子的分泌,可能部分解释吸烟妇女内异症发病率低的原因,也可能为研究内异症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IGF-1基因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大鼠的影响,探索 对该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40只SD雌鼠水囊阴道扩张法建模,从185只成功模型中随机选取148只并分为5组,分别进行IGF-1基因治疗、氨哮素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空质粒载体注射和未治疗,另选未建模大鼠20只作为空白对照,各组分别于治疗后1d、21d、42d和63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血清生化指标(LDH,CK)检测等,并在光镜下观察耻尾肌肌纤维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后21d时,无论是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压力还是收缩力/肌重比,IGF-1组、电刺激组治疗效果更佳;而IGF-1组与电刺激组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GF-1基因治疗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大鼠的效果优于药物治疗等其他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DKK1的表达。方法:用半定量RT-PCR、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SA)和人工流产患者(AA)蜕膜DKK1表达水平。结果:半定量RT-PCR检测6例SA患者蜕膜组织DKK1mR-NA表达水平高于3例AA患者,荧光定量PCR检测14例SA患者蜕膜组织DKK1mRNA表达水平高于10例AA患者(P=0.004)。Western blot检测6例SA患者中2例DKK1强表达,2例DKK1弱表达,2例未检出,3例AA患者均未检出。结论:蜕膜组织中DKK1表达升高与早期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是临床处理难产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 ,我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 (腹横直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术式 ) [1] ,与传统术式相比临床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3月需行剖宫产的孕妇 12 0例 ,随机抽样分组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组 ) 60例 ,年龄 2 0~ 3 7岁 ,初产妇 48例 ,经产妇 12例。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 ) 60例 ,年龄 2 0~ 3 8岁 ,初产妇 5 2例 ,经产妇 8例 ,剖宫产指证 :改良组头盆不称 2 2例 ,胎儿宫内窘迫 12例 ,臀足位 12例 ,骨盆狭窄 1例 ,高龄初产妇珍贵儿 5…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至今病因不明确,其发病机制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等多种学说。随着干细胞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多项研究均证明子宫内膜内存在着干,祖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残留干细胞或骨髓来源干细胞,这些干,祖细胞介导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进一步提出EMs干细胞起源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异常分化增殖可能导致EMs发生,即EMs是一种干细胞相关疾病。各种来源的干细胞是“种子”,而逆流经血及局部微环境提供“土壤”,只要局部组织中同时存在“种子”和“土壤”,EMs就会发生。为EM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气中药对小鼠异位内膜黏附因子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健脾益气中药对小鼠异位内膜黏附的作用。方法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中药组给予健脾益气中药灌胃。2周后处死动物,成像并比较两组小鼠荧光表达的强弱;Westem blot和Real time PCR等技术检测异位内膜的黏附因子ICAM-1(CD54)、CD44。结果镜下可见模型小鼠肠管间、腹壁下、肝小叶下或脾周形成绿色团块状或星点状内膜异位病灶,中药组异位灶体积及荧光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间的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中药组CD44、CD54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以2^-△△α”计算CD44、CD54 mRNA表达量(空白对照组为1),模型组、中药组的CD44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6.34、2.06倍;CD54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53、1.15倍。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的黏附和病灶的产生,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黏附因子ICAM-1、CD4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