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微卫星状态与术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病理诊断确诊的5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微卫星状态与KRAS、NRAS突变状态的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Ki-67、EGFR、MGMT及Lgr5的表达情况。按照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分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high-frequency MSI,MSI-H)大肠癌组与微卫星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low-frequency MSI,MSI-L)大肠癌组,比较组间的临床、病理等资料的差异。  结果  572例大肠癌患者中40例(7.0%)为MSI-H,532例(93.0%)为MSS/MSI-L。与MSS/MSI-L组大肠癌病例相比MSI-H组具有以下特征:1)病灶常位于右半结肠;2)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比例相当;3)肿瘤分期较早,即Ⅰ/Ⅱ期分期比例较大(P=0.003);4)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P= 0.023);5)形成癌结节比例较低(P=0.005);6)KRAS第2外显子突变率较低(P=0.004),NRAS未突变。两组在MGMT、EGFR、Lgr5、Ki-6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检测未见显著性差异。  结论  微卫星状态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相关,与MSS/MSI-L的大肠癌患者相比,MSI-H的患者具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且NRAS及KRAS第2外显子的突变率低,MGMT甲基化率高,可为大肠癌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独活醇提物及其单体蛇床子素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BGC-823、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中药独活醇提物及其单体蛇床子素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MKN-45、BGC-823、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独活醇提物及其单体蛇床子素对5株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蛇床子素浓度在3.75μg/ml-120 μg/ml之间对MKN-45、BGC-823、A549、MCF-7及LOV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IC50值分别为43.299μg/ml、56.790μg/ml、37.444 μg/ml、38.397μg/ml、36.231 μg/ml;相同条件下,独活醇提物对5株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都较弱.结论:蛇床子素在体外能够抑制MKN-45、BGC-823、A549、MCF-7和LOVO的增殖,且LOVO细胞对蛇床子素最敏感,蛇床子素对5株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强于独活醇提物,说明蛇床子素有可能是独活醇提物中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 ransferase,MGMT)是修复烷化剂对DNA损伤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p53蛋白是p53抑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其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探讨了MGMT蛋白在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以及MGMT蛋白与p53蛋白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8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分析MGMT蛋白表达和临床检测指标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阳性率为76.58%(121/158)。MGMT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神经是否侵犯、脉管是否存在癌栓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GM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34,P=0.002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GMT(相对危险度:1.339,P=0.1363)和p53(相对危险度:1.174,P=0.4082)不能作为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指标。MGMT(+)、p53(-)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MGMT(+)、p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MGMT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要显著高于p53(+)、MGMT高表达组(P<0.05)。结论 MGMT蛋白的表达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过程,联合分析MGMT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MGMT蛋白低表达相较高表达时的总生存期略长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索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并通过比较重楼总皂苷与重楼醇提物、重楼皂苷Ⅰ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抑制作用评价重楼总皂苷提取分离工艺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得到重楼醇提物,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重楼总皂苷。采用噻唑蓝染色法(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比较重楼总皂苷与重楼醇提物、重楼皂苷Ⅰ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重楼总皂苷、重楼醇提物、重楼皂苷Ⅰ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63±0.30)、(2.61±0.03)、(1.97±0.01)μg/mL。在3.13、6.25、12.5μg/mL浓度下重楼醇提物组集落形成抑制率为30.84%、53.27%、100%,而重楼总皂苷组在各浓度范围内均无集落形成。结论:重楼总皂苷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显著优于重楼醇提物,稍弱于重楼皂苷Ⅰ,但二者IC50数值接近且均较低,从而肯定重楼总皂苷提取分离工艺和临床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荧光探针聚合酶链(castPCR)法检测初治肺腺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及 EGFR 突变状态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103例初治肺腺癌组织标本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 castPCR 法检测 EGFR 基因突变(外显子19 del 2235-2249和 del 2236-2250、外显子20 T790M、外显子21 L858R)。结果:103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共有54例检出了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 EGFR 基因突变(突变率52.43%),其中敏感突变(外显子19和/或外显子21)45人(43.69%),外显子20突变11人(10.68%)。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敏感突变与敏感突变、敏感突变与耐药突变共存的现象,其中外显子19和20共突变2人,外显子19和21共突变4人,外显子20和21共突变1人。结论:通过对103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 EGFR 基因突变状态的检测,初步论证了 castPCR 法在肺癌 EGFR 驱动突变检测方面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楼复方(Chonglou Fufang,CLFF)对小鼠H22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实体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LFF高、中、低剂量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复方斑蝥(Fufang Banmao,FFBM)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0d。于末次给药后24h,断颈处死小鼠,剥离瘤体,无菌条件下取脾脏,分别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并采用MTT显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细胞不良反应。结果:CLFF显著抑制肿瘤生长,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4.84%、54.38%、37.2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LFF高、中、低剂量组脾指数分别为(7.20±3.07)mg/g、(7.23±2.34)mg/g、(10.89±3.91)mg/g,各剂量组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FF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的CTL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1.76%、44.18%、22.74%,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及CTX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LFF具有显著抑制肿瘤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头翁醇提物对昆明小鼠H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建立鼠H22肝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白头翁醇提物灌胃治疗,连续用药10天后,观察用药后肿瘤的大小,计算瘤重抑制率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0g/kg白头翁醇提物对小鼠H22细胞皮E移植瘤作用后瘤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0g/kg、20g/kg白头翁醇提物对小鼠H22细胞皮下移植瘤治疗后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7、0.01)。结论:白头翁醇提物对荷瘤鼠H22肝癌移植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与化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8例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并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与VEGF表达相关因素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在NSCLC中,血清VEGF阳性率为30.8%(24/78)。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化疗疗效密切相关,但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无关。VEGF阳性组的生存期与阴性组相比接近统计学意义(P=0.0741)。结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VEGF,可能有利于协助预测转移、评价化疗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