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时晓钰  陈新  程起鹏  王昀  李忠革  范宝军  陈颖  张丹  祝振忠 《中外医疗》2012,31(21):106+108-106,10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交感风暴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交感风暴发作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血压轻度下降,均使交感风暴终止。结论对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多重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患者265例纳入研究.139例无多重耐药者为常规组,126例出现多重耐药者为研究组.整理2组一般资料和耐药菌检查结果,分析研究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277株病原菌,研究组144株,常规组13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研究组为46.93%,常规组为31.05%).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最高.年龄>70岁、有气管切开插管史、机械通气时间≥7 d均是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70岁、有气管切开插管史、机械通气≥7 d均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后发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合理控制药物剂量,以降低多重耐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振忠  王海英  程捷 《中外医疗》2008,27(31):16-18
目的 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加快开展再灌注治疗,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满意度.方法 选取最新的、具有权威性的关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指南作为制定治疗决策方案及编写临床路径的依据,将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路径管理前的再灌注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静脉溶栓开始时间、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急诊留观时间及再灌注治疗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急诊留观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加快开展再灌注治疗,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服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送检至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病例及药敏资料,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年间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916株,在ICU检出率最高(22.60%),其次为呼吸内科(21.24%)、肾内科(8.82%)、肿瘤内科(8.35%)。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0.59%)和尿液标本(19.62%)。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54.44%,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9.22%,对第三至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波动在38.52%~48.0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77%、29.80%,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逐渐下降,平均为49.9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平均为39.14%。产ESBLs菌株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渐增加,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亦逐年增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7.
8.
急诊科应用脑卒中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用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最新的、具有权威性的关于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作为编写临床路径的依据,将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的24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模式管理的23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早期确诊率与患者的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脑卒中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管理可明显提高卒中早期确诊率与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服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氧合指数(PaO2/FiO2)是用来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公认的金标准指标。但由于其检测需要血气分析仪器,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该设备,并且反复采血气分析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甚至是反对,因此会对ARDS的诊断、治疗产生延误。SpO2与PaO2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探讨SpO2/FiO2替代氧合指数作为评价ARDS的诊疗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联合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入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52例为观察组,同期急诊科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肺炎严重程度CURB-65评分将152例观察组分为低危组(n=84例),CURB评分<3分,和高危组(n=68例),CURB评分≥3分.依照观察组住院期间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134例)和死亡组(n=18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低危组和高危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PCT、CRP及IL-6的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观察组3种血清标志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T、CRP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的PCT、CRP及IL-6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死亡组患者的PCT、CRP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URB-65评分与PCT、CRP及IL-6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0.640、0.621、0.529,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及IL-6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3.30%、77.80%、72.20%,特异性分别85.80%、81.30%、80.60%,而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升高,分别为88.90%、88.10%.结论 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可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价值,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