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1/6小鼠48只,随机抽取40只应用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分别于造模后6、12、24、48和72 h取小鼠肝脏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实验组),余下8只腹腔注射橄榄油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ndin蛋白的表达以及变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indin 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Cl4诱导肝损伤后,小鼠肝脏失去其正常结构,48 h时肝脏病理改变最为显著。肝脏Mindin蛋白在注射CCl4后12~72 h内呈现低表达水平,而其转录水平即Mindin mRNA在给予CCl4后12 h降至最低(实验组vs对照组:0. 183±0. 105 vs 1. 023±0. 247,t=8. 841,P 0. 01),随后逐渐升高,在48 h(2. 548±0. 775 vs 1. 023±0. 247)和72 h(2. 699±0. 995 vs 1. 023±0. 247)时转录水平甚至是正常水平的2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 428、4. 621,P值均0. 01)。结论 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Mindin蛋白显著变化,表现为蛋白表达下调,以及转录后mRNA水平的调节。提示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糖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 mmol/L组(n=8)、1.0 mmol/L2.0 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和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的状态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的患者住院期间TC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的关系。结果 106例LF患者的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的71.7%(P<0.01);血清TC≤1.0 mmol/L组、1.0 mmol/L2.0 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和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的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的46例患者的93.5% (P<0.05)。结论 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 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 mmol/L的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和肾血管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的损害情况。方法:选择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CGN)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未缓解期18例、高血压肾损害(HN)10例、糖尿病性肾病(DN)20例,分别进行尿NAG/尿肌酐、PBP检测,并与1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肾脏病组尿NAG/尿肌酐、PB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NS组最明显。结论:肾小球和肾血管疾病在出现肾功能减退之前,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小管-间质损伤,应重视肾实质疾病中并存的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增殖蛋白1(prohibitin1,PHB1)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HB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PHB1)和PHB1靶向siRNA质粒(shRNA-PHB1)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诱导PHB1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和下调,采用MTT、流式细胞学、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人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关键调控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表达PHB1可阻滞HepG2和SMMC-7721细胞于G0/G1期[(67.28±2.94)%比(56.71±2.56)%,t=6.64,P=0.00;(69.48±3.82)%比(60.43±2.59)%,t=4.80,P=0.00],使S期比例下降[(14.74±1.45)%比(24.13±1.92)%,t=9.54,P=0.00;(13.73±1.26)%比(25.50±2.30)%,t=10.99,P=0.00],抑制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分子p53和p21CIP1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而Cyclin A2、Cyclin E1和CDK2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表达PHB1可促使HepG2和SMMC-7721细胞趋于S期[(31.65±2.71)%比(24.68±1.28)%,t=5.69,P=0.00;(31.02±2.49)%比(25.88±2.40)%,t=3.64,P=0.005],促进细胞增殖;p53、p21CIP1、Cyclin A2、Cyclin E1、CDK2 mRNA和蛋白质水平与PHB1高表达时相反(P0.01)。结论高表达PHB1可以阻滞人肝癌细胞周期于G0/G1期,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介导的G0/G1期相关细胞周期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PSD)应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肝气郁结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氟西汀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95.4%(41/43),较对照组81.4%(35/43)明显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甘氨酸(Gly)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并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肝气郁结型PSD应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调节机体神经递质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糖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 mmol/L组(n=8)、1.0 mmol/LTC≤2.0 mmol/L组(n=49)和TC2.0 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和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的状态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的患者住院期间TC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的关系。结果 106例LF患者的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的71.7%(P0.01);血清TC≤1.0 mmol/L组、1.0 mmol/LTC≤2.0 mmol/L组和TC2.0 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和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的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的46例患者的93.5%(P0.05)。结论 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 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 mmol/L的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8.
尿NAG、RBP的变化在肾功能正常的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和肾血管疾病患者尿NAG、RBP的变化,以确定在上述患者中尿NAG和RB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GN)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未缓解期患者18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HN)10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DN)20例,分别进行尿NAG/尿肌酐、RBP检测,并与1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肾脏病组尿NAG/尿肌酐、RB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NS组最明显。结论:肾小球和肾血管疾病在出现肾功能减退之前,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管一间质损伤,从而在尿NAG和RBP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Mindin低表达的Huh7细胞并对其进行转录组学研究,以探索Mindin的生物学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Mindin干扰序列,通过慢病毒载体GV248将其导入Huh7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对Mindin转录水平的抑制效果,获得Mindin低表达Huh7细胞并对该细胞及其对照细胞进行转录组学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异常基因,Pathway分析Mindin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含干扰序列的慢病毒感染Huh7细胞后,其Mindin mRNA的敲减效率为63. 8%(P=0. 003)。Mindin稳定低表达的Huh7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细胞(3. 511±0. 538 vs 1. 701±0. 765,t=-3. 355,P=0. 03)。与对照细胞相比,Mindin低表达Huh7细胞有2888个上调基因,2516个下调基因。取满足∣log2FC∣ 2. 0且P 0. 05的89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Pathway分析排名前10位的Mindin参与的生物学功能依次为:肿瘤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系统性红斑狼疮、甘油磷酸酯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肥厚性心肌病、甘油酯代谢、MAPK信号通路、凝血与补体级联反应和基底细胞癌。结论成功构建了Mindin低表达Huh7细胞,Mindin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广泛,包括肿瘤、趋化因子和脂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目的是探讨癫痫共病抑郁的可能机制及临床诊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致残性的神经疾病,癫痫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常伴发各种精神疾病。癫痫与抑郁具有共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本文从癫痫共病抑郁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予以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