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芩苷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用黄芩苷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六个月后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eAg及HBV-DNA阴转、CD+4、CD+8以及NK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HBeAg及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CD+4T及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芩苷和干扰素联用在抗炎、抗肝纤维化、促进HBeAg和HBV-DNA转阴及改善细胞免疫状态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以复方甘草酸苷50 mg tid po,拉米夫定100 mg qd po,2种药物联合使用.疗程1年;对照组给以拉米夫定100 mg qd po,疗程1年.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用药期间尿蛋白排泄情况、血清白蛋白及肝肾功能和所有不良反应.结果:3 mo、6 mo、12 mo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每24 h尿蛋白有显著差异(4.31 g±2.18g vs 5.89 g±3.01 g,2.34 g±1.57 g vs 4.25 g±2.27 g,1.59 g±0.64 g vs 3.43 g±2.12 g,均P<0.05),血白蛋白也有显著差异(28.26 g/L±2.15 g/L vs 23.65 g/L±6.13 g/L,30.54 g/L±2.58 g/L vs 27.36+2.23 g/L,35.46 g/L±2.12g/L vs 31.35 g/L±3.35 g/L,均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拉米夫定出现耐药,须及时加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期感染性疾病中的主要疾病,已知的各类肝炎中仍以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对母婴的影响均较大,日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对6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对144例肝病患者进行IV-C、HA、LN检测,并与30例献血员作对照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血清IN-C、HA和LN水平和慢性肝炎(中、重度)患者血清IV—C和HA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肝硬化较慢性肝炎(中、重度)3项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中、重度)3项指标同时检出率分别为88.9%、80%和70.8%。结论血清W—C、HA、LN联合检测对肝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3项同时超过正常上限时,即应抗肝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GSH组),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玻璃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结果:CHB患者血清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采用GSH治疗8周后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GSH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具有抗炎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健康人、4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培养72h后,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4和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V,FITC/PI)法检测PBMC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上清液IFN,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呈负相关(r=-0.647,P〈0.01);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正相关(r=0.598,P〈0.01)。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和Th1/Th2的失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氧化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采用氧化苦参碱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予干扰素α-2b,治疗3、6个月后观察肝功能、HBV DNA及HBeAg转阴率变化。结果治疗3和6个月二组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6个月HBeAg和HBV DNA转阴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和干扰素联用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功能及HBeAg和HBV DNA转阴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申保生  高海丽  宋新文 《中国药房》2006,17(21):1646-164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均为12wk。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快,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从而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9.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8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保生  宋新文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6):1296-1298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突变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YMDD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48周,试验组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1,48周。服药后第24,48周检测谷丙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HBeAg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24及48周HBV DNA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HBV DNA应答率和ALT复常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HBeAg阴转率两组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苦参素组14例,三甲冲剂组30例,联合治疗组21例,分别采用苦参素、三甲益肝冲剂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苦参素组、三甲冲剂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HA、IV-C、PCⅢ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联合治疗组较三甲冲剂组和苦参素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苦参素及三甲益肝冲剂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苦参素和三甲益肝冲剂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