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膜肺母细胞瘤非常罕见,多发生于肺,国内仅见1例报告。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肺外膈胸膜的胸膜肺母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眼眶的浆细胞性骨髓瘤少见,本文报告1例。 1 病例报告男,80岁。左眼眶内肿物1年,近3个月生长快,于1981年6月26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左眼肿胀,睁眼困难,触摸时发现长一肿物,无疼痛及不适感。检查。左眼睑裂闭合,上睑不能上举。左眼上缘间有3cm×2cm大肿物,质硬,无压痛,肿物较表浅,与皮肤无粘连,皮肤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胃癌、乳腺癌和胶质瘤中Cox-2和P-gp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显示阵列切片中Cox-2和P-gp表达情况。结果:以上肿瘤中Cox-2和P-gp具有明显的表达相关性,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密切关系。结论:Cox-2可能参与了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通过干预COX-2的产生为肿瘤耐药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胰激肽原酶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监测3个疗程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血液流变学各指标,24h尿蛋白(24hUALB)定量,并观察其肾组织高峰到达时间、10min残留率及15min残留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胰激肽原酶组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降低(P〈0.01),血脂、血压下降亦显著(P〈0.05),15min残留率明显下降(左右肾均P〈0.01),10min残留率亦明显减少(左右肾均P〈0.05),24hUALB定量降低(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血压,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促进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恢复。  相似文献   
5.
戊二醛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成本高,浸泡时间久了会影响刀剪的锐利性,且对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使用前必需用无菌水洗净,使用时较为麻烦,医生不愿接  相似文献   
6.
18例骶尾部畸胎瘤中,起性(0~Ⅰ级)13例,未成熟性(Ⅱ级)1例,恶性(Ⅲ级)4例。多数肿瘤的未成熟成分为神经上皮,1例为肾组织。在未成熟成分中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病例。恶性瘤均为内胚窦瘤,平均生存8 9/12个月,骶尾部畸胎瘤早治疗对预后有利。在骶尾部畸胎瘤中,未成熟变异性组织,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禾成熟的神经上皮成分。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应与含有其它恶性成分的肿瘤相区别,因为它们的预后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7.
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复习3例肺母细胞瘤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和随访。结果:3例均为女性,2例成人型患者均34岁;左,右下叶各1例,镜下均为双相型,以具有胚胎特征的上皮和间叶组织构成。另1例儿童型者发生于3岁幼儿的膈胸膜上;肿瘤呈囊实性,囊内披覆纤毛柱状上皮,上皮下为具有横纹肌,软骨等分化的肉瘤组织。结论:肺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成人型多发于30岁以上;儿童型多发于6岁以下。要正确组织分型并应与肺癌的癌肉瘤,腺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脊索瘤是起源于残留脊索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现将我科25年中所见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5例脊索瘤,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71岁,平均52岁。骶尾部3例,咽腔内、鞍池区各1例.临床表现以局部肿块、疼痛及压迫症状为主.鞍地区者有颅内高  相似文献   
9.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较少见,国内至今报道70余例[1~7]。我院自1980年至1996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序号性别年龄(岁)病程肿瘤部位肿瘤体积(cm×cm×cm...  相似文献   
10.
<正> 1996年10月~1997年8月,我站应用微波组织凝固疗法(microwave tissue coagulation,MTC)治疗宫颈糜烂2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28例,均为来站计划生育普查和就诊中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均已婚。年龄24~50岁,平均33岁。盆腔检查正常,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或局部活检排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其中轻度(糜烂面积小于宫颈面积的1/3者)21例,中度(糜烂面积占宫颈面积的1/3~2/3者)142例,重度(糜烂面积占宫颈面积的2/3以上者)6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