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5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55篇
内科学   31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796篇
预防医学   26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95篇
  1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是一组气管和支气管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的疾病,其类型较多,常是复合的、多发的。较常见类型有气管性支气管(tracheal bronchus)、支气管桥(bridging bronchus)、先天性气管狭窄(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ongenital bronchial atresia)、先天性气管瘘(congenital tracheal fistula)、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基于肥胖“从胆论治”的学术观点,研究利胆软坚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降脂减肥作用及其对血清胆汁酸轮廓谱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高脂饲料喂养9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取2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利胆软坚方高、低剂量组(30,15 g·kg^-1),每组8只,另取8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4周。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脂肪质量等肥胖指标;胆管插管术引流监测2 h内胆汁流量;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谱中各胆汁酸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肝脏质量、脂肪质量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2 h内胆汁总分泌量及各测试点胆汁流量均降低,初级胆汁酸占比明显下降(P<0.05),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胆汁酸轮廓谱中胆酸(CA),脱氧胆酸(DCA),鹅去氧胆酸(CDCA),猪去氧胆酸(HDCA),牛磺胆酸(T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甘氨去氧胆酸(GDC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利胆软坚方高、低剂量组体质量、肝脏质量明显降低(P<0.05,P<0.01),利胆软坚方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低剂量组TG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1.5 h胆汁流量明显增加(P<0.05),高、低剂量组初级胆汁酸占比明显升高(P<0.05),利胆软坚方高剂量组TCA,DCA,甘氨胆酸(GCA),GDCA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低剂量组仅TCA,TCDC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胆软坚方具有降脂减肥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胆汁分泌量,增加初级胆汁酸合成及调节胆汁酸轮廓谱有关。  相似文献   
5.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后防线,但随着临床对多黏菌素类药物使用增多,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的报道也陆续出现,相关耐药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类耐药报道以及耐药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合理应用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保持其抗菌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当前职业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十四五”时期职业健康工作主要任务的背景和内容,并对《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于患者围手术期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患者围手术期内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频发性生殖器疱疹中选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采用持续抑制疗法,B组采用间歇疗法。分别于用药期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治疗期间与治疗后随访期间的复发率20.37%、48.15%,均低于B组的87.04%、92.59%;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的复发次数均明显减少,且A组复发次数为(0.9±0.7)次,低于B组的(2.4±1.1)次。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ng/mlPSA15ng/ml组(48例)及PSA≥15ng/ml组(79例)。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分析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不同PSA、PSAD水平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V及PSAD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总检出率为50.75%(68/134),前列腺患者共68例(前列腺癌组),非前列腺癌患者共66例(非前列腺啊组)。PSA≤4ng/ml、4ng/mlPSA≤15ng/ml及PSA15ng/ml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4.29%(1/7)、20.83%(10/48)及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ng/ml时前列腺癌检出率随着PSA值的增高而上升。134例患者PSAD值为(1.09±1.72)ng/(ml·cm3),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59%(65/68),特异度为51.52%(34/66),阳性预测值67.01%(65/97),阴性预测值为32.99%(32/97)。4ng/mlPSA≤15ng/ml组中,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0.00%(8/10),特异度为71.05%(27/38),阳性预测值为42.11%(8/19),阴性预测值为57.89%(11/19)。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PV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4ng/mlPSA≤15ng/ml组中,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及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PSAD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PSA及PSAD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关,PSA15ng/ml应行穿刺活检,PSAD对4ng/mlPSA≤15ng/ml的患者是否应行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是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会导致死亡率、致残率、致畸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进行骨折风险评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是骨质疏松诊治过程的关键内容。骨质疏松性骨折除了与骨密度的下降有关,还与年龄、体重指数、既往骨折史、父母骨折史、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不足等危险因素相关。跌倒是骨折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防跌倒是预防骨折的重要内容。骨密度、FRAX巳经被证实可用于预测骨折风险,而QUS、QCT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也可能用于骨折风险预测,但目前尚未得到肯定。本文试从DXA、FRAX、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定量超声、定量CT、跌倒等方面来阐述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的研究进展,其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骨折的高危人群,通过相应干预措施降低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