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对骨代谢调节激素和生化指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的骨密度有积极的影响,综述运动对骨矿生化成分、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影响,以期为开展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探讨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机制提供研究思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9-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xerciseortraining,boneormetabolis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运动或训练,骨或代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运动对骨影响有关的文章,纳入标准:随机临床实验及基础研究,有对照组等。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篇关于运动对骨代谢或骨有关的实验或综述文章,选用24篇,分别为不同强度运动对骨矿生化成分、钙调节激素、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排除16篇为重复研究或综述类文献。资料综合:①运动对骨矿生化成分的影响:血钙水平与运动负荷呈正比,持续运动后24h恢复阶段内,血钙增加,在两个持续运动之间的休息阶段钙离子和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削弱。②运动对钙调节激素的作用:钙磷代谢和骨再建过程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1α,25(OH)2D3及降钙素的调节。在最大无氧运动后即刻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受到短暂的抑制,恢复阶段中又被刺激,交感神经的兴奋可能会引起甲状旁腺素水平的提高;甲状旁腺素浓度在运动中增加。③运动对骨形成指标的影响:体育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作用要依赖于运动的性质而定。游泳运动可以使血清骨钙素、B型血清碱性磷酸酶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等骨形成生化标志物显著升高,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显著下降。④运动对骨吸收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对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运动中的变化发现未经训练者的骨对一次抗阻练习的早期反应是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短暂降低,年轻男子长时间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骨形成作用,抑制骨吸收作用不明显。抗阻练习后,尿钙分泌增加,尿脱氧吡啶酚也下降。结论:运动对骨代谢影响的两种观点:一种是体育运动有助于骨代谢;另一种是体育锻炼对任何部位的骨丢失都没有效果。此外,不同的运动形式和强度对骨的影响也不同。虽然运动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观点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运动对骨是有积极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天在平原条件下照常训练,晚间在低氧舱睡眠的“高住低练”条件对生长期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12在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动物实验室进行,取8周龄SD纯系雄性大鼠70只,经跑台练习后,选取跑动正常的大鼠55只随机分为6组:①低氧对照组(n=10):20:00~次日8:00在低氧(体积分数为0.147的氧)帐篷中休息,不运动。②低氧中负荷组(n=9):白天进行平坡跑(26.8m/min,60%~70%最大吸氧量,30min/次,5d/周,共9周),睡眠同低氧对照组。③低氧大负荷组(n=12):白天进行上坡跑(15°)强度为80%~90%最大吸氧量,速度、训练时间及睡眠同低氧中负荷组。④常氧对照组(n=7)、常氧中负荷组(n=9)和常氧大负荷组(n=8),运动方式同相对应的低氧组,晚上在常氧(体积分数为0.21的氧)中休息。9周后测定大鼠骨形成生化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活性、尿羟脯氨酸和肌酐等指标。结果:5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碱性磷酸酶:常氧大、中负荷组均高于常氧对照组;常氧和低氧组内,大负荷组均低于中负荷组;低氧对照组高于常氧对照组;低氧大、中负荷组均低于常氧对照组,大负荷组低于中负荷组。②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活性:常氧大、中负荷组低于常氧对照组和低氧大、中负荷组;低氧组中大负荷组高于中负荷和对照组。③尿羟脯氨酸/肌酐:常氧大、中负荷组和低氧对照组均低于常氧对照组,低氧大、中负荷组均高于常氧对照组。结论:常氧运动和低氧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对生长期大鼠骨量增长有益。而“高住低练”的训练效果却相反。提示“高住低练”的训练模式对少儿骨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3.
背景:通过运动和,或低氧来增加机体对低氧的应激程度和时间,可提高机体对运动和,或低氧的适应水平,但目前对急性运动和,或低氧对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所知甚少.目的:观察急性运动和,或低氧对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9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研究室完成.对象: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6组:即常氧安静组、急性常氧高强度组、急性常氧中强度组、低氧安静组、急性低练高住高强度组和急性低练高住中强度组,每组18只.段氏PT型鼠跑台为杭州产.实验方法:急性常氧运动模型:运动前48 h进行适应活动.高强度运动:运动50 m/min×1.5 min休2 min.中强度运动:运动30 m/min×30 min.低氧模型:采用低氧仪产生低氧气分压的混合气体,低氧3 d,22 h/d,氧气12.8%,温度22℃,湿度55%.急性低练高住模型:在急性高、中强度运动后实施上述低氧计划.于各组处理后即刻、2,4 h分别处死大鼠4只取大鼠腓肠肌.主要观察指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低氧和急性常氧运动增强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运动后低氧削弱了运动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诱导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急性运动和,或低氧后即刻、2 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最多,其恢复速度由快向慢排序为:低氧或低练高住、常氧运动.结论:急性运动和,或低氧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属早期速发效应,且存在强度阈值,其恢复速度与表达的幅度成反比,低练高住可能能增强骨骼肌对运动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时相变化与运动后肌纤维间毛细血管增生及运动性肌损伤(EIMD)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分为10组: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1h、2h、3h、4h、1天、3天、5天、10天组,每组6只。运动方式采用跑台运动,速度16m/min,坡度-16°;运动100min,休息5min,再运动100min。实验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腓肠肌VEGF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其腓肠肌血管增生和形态学结构变化。结果:(1)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VEGF蛋白较对照组表达增加,2h达到峰值(P<0.01),3h、4h、1天、3天时保持高表达(P<0.05),5天和10天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2)光镜下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第1、3天大鼠腓肠肌形态学结构异常最明显,10天时基本恢复正常。(3)光镜下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3天至10天时可见大鼠腓肠肌肌纤维间血管增生较明显。结论: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VEGF蛋白表达增加,5天至10天恢复到基础水平。肌纤维间血管增生滞后于VEGF蛋白表达升高,随着血管明显增生,腓肠肌损伤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人类发育学的相关指标对组织构建有重要指导意义。了解和掌握苏州大学女性科教人员体质现状及等级分布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处方。 方法:2003年从苏州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的群体中随机抽取25~69岁的女科教人员276人作为受试对象,对其体质方面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将所得数据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①女科教人员得5分的百分比最高的是身高标准体质量(83.1%),得0分值的百分比最高的是握力(17.5%)。3分以上比例最高的是身高标准体质量(91_4%),3分以下比例最高的是握力(75.7%)。②对女科教人员体质监测综合等级进行评定,各等级人数百分比顺序依次是:合格(45.8%)、不合格(30.1%)、良好(18.5%)、优秀(5.6%)。③女科教人员体质监测各年龄段等级统计中,优秀率最高的是30~34岁年龄段(20.0%),其次是25~29岁年龄段(18.8%);不合格率最高的是60~64岁年龄段(66.7%),其次是65~69岁年龄段(63.3%)。 结论:①从体质监测的单项得分看出,苏州大学女科教人员的握力值较小。②大部分女科教人员体质监测合格。③女科教人员体质在中年期出现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以来,笔者在矫治眉形不佳、不良文眉和单纯上睑皮肤松垂时,通过其眉部切口行眉间皱纹的治疗从而达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9例均为女性,年龄38~64岁,眉形不佳、不良文眉46例,单纯上睑松垂63例,均合并显著的眉间皱纹。2手术方法2.1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麻醉后恶性高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高热 (malignanthyperthermia ,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儿中由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所激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临床中较为罕见 ,新生儿发病报道甚少 ,表现不典型 ,诊断困难。我们遇到1例新生儿术后恶性高热 ,报道如下。患儿 :男 ,2 2d。呼吸困难 ,面色发绀 1 8d。第 2胎第 2产 ,有娩出窒息史 ,生后 4d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1 0d时症状加重 ,拟诊先天性膈疝 (左 )入院。体检 :鼻翼扇动 ,三凹症 (+) ,气管稍偏右 ,左肺叩鼓音 ,呼吸音减弱 ,心音右侧胸部明显。X线片示左胸腔内可见较多肠管积气影 ,并与腹腔肠管影相通 ,纵隔右移。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8.
90后护生已成为临床实习的主力军 ,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改善护理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和义务能力 ,我科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施人性化带教 ,深得护生的信任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民族大复方"白脉散"中抗脑缺血有效成分组(EC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组、"白脉散"ECG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提高躯体摆动实验(EBST),然后连续灌胃给药7 d,1次/d。利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病灶皮层细胞的病理变化,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并检测病灶区脑匀浆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脉散"ECG高、中、低3个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和对侧旋转次数水平显著改善(P<0.05、P<0.01或P<0.001);病理学研究显示病灶处皮质神经元肿胀坏死有所减轻;TTC染色结果显示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少;脑匀浆上清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01),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构建型NOS(c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P<0.01或P<0.001)。结论 "白脉散"ECG可保护MCAO/R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白脉散"抗脑缺血ECG的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氧化性损伤,减轻脑梗塞体积及抑制NOS尤其是iNOS介导的NO生成有关,为在"有效成分组"理论指导下攻克民族大复方物质基础研究难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通过运动和/或低氧来增加机体对低氧的应激程度和时间,可提高机体对运动和/或低氧的适应水平,但目前对急性运动和/或低氧对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所知甚少。 目的:观察急性运动和/或低氧对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9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研究室完成。 对象: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6组:即常氧安静组、急性常氧高强度组、急性常氧中强度组、低氧安静组、急性低练高住高强度组和急性低练高住中强度组,每组18只。段氏PT型鼠跑台为杭州产。 实验方法:急性常氧运动模型:运动前48 h进行适应活动。高强度运动:运动50 m/min×1.5 min休2 min;中强度运动:运动30 m/min×30 min。低氧模型:采用低氧仪产生低氧气分压的混合气体,低氧3 d,22 h/d,氧气12.8%,温度22 ℃,湿度55%。急性低练高住模型:在急性高、中强度运动后实施上述低氧计划。于各组处理后即刻、2,4 h分别处死大鼠4只取大鼠腓肠肌。 主要观察指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结果:低氧和急性常氧运动增强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运动后低氧削弱了运动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诱导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急性运动和/或低氧后即刻、2 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最多,其恢复速度由快向慢排序为:低氧或低练高住、常氧运动。 结论:急性运动和/或低氧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属早期速发效应,且存在强度阈值,其恢复速度与表达的幅度成反比,低练高住可能能增强骨骼肌对运动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