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有高度近视开角型青光眼的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例(3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A组)与随机抽取的20例(36只眼)巾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B组)及20例(40只眼)低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C组)进行对照,比较初次就诊时3组患者间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最高眼压值及矫正视力等指标的差异;观察3组患者的眼底照片并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A组患者中、重度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比例明显高于B、C组,矫正视力低于B、C组;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的特征性改变等,干扰了时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进行散瞳检查或眼底照相是诊断早期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及方法。结论在合并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检查及诊断时,应注意上述有关眼底变化,正确认识高度近视本身及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时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体器官移植是20世纪后期医学发展中的一个国际化的技术倾向。由于器官移植有关三大技术的发展,即免疫抑制剂的改进,低温生物学的发展,外科移植技术的提高,给器官功能丧失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也存在着不少伦理道德问题,直接影响着这项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29例2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7.27%,术后1周、1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67.5%、80.86%];角膜散光术后第1天≤1.5D占63.28%,术后1个月≤1.5D占75.39%;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治疗白内障较好的手术方法,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和地塞米松抑制兔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即MMC组,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双眼均行LASEK。MMC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在术中一次性应用0.02%MMC、生理盐水棉片湿敷术区60s,地塞米松组术后用0.1%的地塞米松眼液滴双眼3个月。术后早期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的愈合,1周、1、3个月观察Haze的形成情况,并行角膜光、电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查,扫描电镜检查MMC组角膜内皮细胞和晶状体。结果术后三组间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C组和地塞米松组Haze明显轻于对照组,其中MMC组最轻(P〈0.05)。光、电镜及PCNA示:术后不同时期MMC组术区角膜上皮细胞和前基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均受抑制,纤维排列较整齐;而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前基质细胞增生活跃,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尤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三组间均未发现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 MMC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细胞的增殖而减轻Haze,其效果优于地塞米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防治角膜Haze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方法:将204例(348只眼)近视患者分为三组:低度近视组62眼(屈光度<-3.0D);中度近视组159眼(屈光度-3.0D~-6.0D);高度近视组127眼(屈光度>-6.0D)。测量患者眼的屈光度、角膜屈光力及眼轴,与近视程度、角膜屈光力、眼轴的关系。结果:在低度近视组,62只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无显著相关性,而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垂直径屈光力呈正相关(P<0.05),相关具有显著性;在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屈光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P<0.05),相关具有显著性,且随近视度数的增加,与眼轴长的相关系数呈递增趋势,而中、高度组患者眼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及垂直径屈光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中,低度近视眼患者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眼轴的作用甚微;在中、高度近视眼患者中,眼轴长是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而角膜屈光力几乎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角膜缘后巩膜隧道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白内障治疗效果的影响,将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例分成二组,大切口组23眼;小切口组42眼,并分别观察术后的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角巩膜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明显优于大切口组,术后散光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切口组。提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可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及其它并发症,能早期有效提高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注射剂与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构成本及其效果。方法 将符合带状疱疹典型临床症状的门诊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注射剂与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副反应评价指标按卫生部1994年不良反应制定标准。结果 更昔洛韦与泛昔洛韦的治愈率分别为86.0%和82.9%,显效率分别为100%和95.1%,但泛昔洛韦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更昔洛韦。结论 泛昔洛韦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全阈值静态视野形态的改变。方法:应用Dicon TKS-5000型自动视野分析仪检查高度近视65例(130眼)的全阈值静态视野,并观察其后极部眼底改变。结果:视野异常115眼(88.5%),其中生理盲点扩大86眼(66.2%),出现黄斑中心相对暗点75眼(57.7%),弥漫性损害39眼(30.0%)。发现黄斑中心相对暗点75眼中仅有51眼在眼底镜下发现黄斑部病变(χ2=22.042,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的视野改变与患者的屈光度及后极部眼底病变有关。视野改变的形态,程度与眼底后极部改变的形态不完全对应。高度近视患者视野改变早于眼底镜下眼底改变,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激光角膜瓣下磨镶术(LASE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198例(394只眼).其中LASEK手术治疗93例(184只眼), LASIK手术治疗105例(210只眼). 结果术后1天,LASIK 组28 %裸眼视力达到1.0,LASEK组无1例裸眼视力达到1.0.术后1周、1、3、6月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1.0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36,P=0.58,P=0.44,P=0.64).角膜地形图分析平均角膜中央屈光力与周边屈光力的差异,LASEK组(0.69)明显小于LASIK组(2.62).结论 LASE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好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0.
以往视神经损伤和再生研究中所应用的神经示踪技术都必须将动物处死,将样本制成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而缺乏一种无创的活体观察神经轴浆流和突触传递动态过程的技术[1-5].近年来,基于二价锰离子(Mn2+)作为神经示踪剂的功能磁共振(MRI)技术使得无创活体示踪视神经成为可能[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