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十味珍珠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和药物组。七十味珍珠丸每日灌胃1次,预给药7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40min再灌注24h,脑含水量测定评估脑水肿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AQP4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水肿明显,AQP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脑水肿明显改善,AQP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七十味珍珠丸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及AQP4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1991年7~9月,我们对柘城县1988~1989漏服药盐村微丝蚴率在1%以上的胡襄乡张庄村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和蚊媒监测及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调查,其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病原学监测:对1990年微丝蚴阳性者血检复查.于晚9时后采耳垂血6大滴(相当于120μl)涂制两张厚血膜,常规染色镜检。 2.血清学监测:整群抽样328人(年龄分布合理并包括微丝蚴血症者),取6滴耳垂血滴于滤纸上,低温干燥保存,用IFAT、ELISA、Dot-ELISA进行血清学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对薄层色谱有较大影响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探讨解决方案,并举例说明.薄层色谱的影响因素较多,但薄层色谱法仍是中药分析中广泛应用的经典方法.随着薄层板、点样技术、展开技术、检视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薄层色谱的规范化,操作仪器化程度的提高,加之其简单、便捷、经济、灵敏、高效,薄层色谱法必将在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及检验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麻黄汤饮片汤剂及麻黄汤煮散剂型的止咳、抗炎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月开展研究,准备SPF级小鼠180只,根据实验方案分为3大组,根据用药方法,将每一大组小鼠(60只)分为6组,传统饮片组、煮散高剂量组、煮散中剂量组、煮散低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每组10只。分析6组小鼠用药后的止咳、抗炎作用及对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结果煮散高剂量组的止咳效果优于传统饮片组、煮散中剂量组、煮散低剂量组(P<0.05)。传统饮片组、煮散高剂量组、煮散中剂量组、煮散低剂量组的抗炎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传统饮片组、煮散高剂量组、煮散中剂量组、煮散低剂量组、西药组小鼠的NO、MDA、SOD含量发生一定变化,西药组变化最大,麻黄汤药物组变化轻微,煮散高剂量组小鼠的NO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麻黄汤煮散后的止咳、抗炎作用较传统的麻黄汤饮片汤剂更好,但两者的抗炎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microRNA-21抑制刺转染Flk1+间充质干细胞(MSC),探讨microRNA-21对Flk1+MSC(MSC)迁移的影响.方法 在脂质体介导下用microRNA-21抑制剂瞬时转染Flk1+MSC,用Transweil技术检测细胞迁移,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cro-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microRNA-21表达明显下调,实验组细胞在12、16和20 h迁移率分别是对照组的77.5%、71.3%和69.8%.结论 microRNA-21可调控Flk1+MSC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结合支架植入术对股胭动脉TASCⅡ-C、D级病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9月~2010年5月对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 Ⅱ-C、D级病变的52例患者(60条肢体).采用顺行或逆行股动脉穿刺途径,通过常规技术或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通过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成形,部分患者行支架植入,分析介入治疗技术、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56条肢体获得技术成功,成功率为93.3%(56/60),无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主要有导丝穿破血管壁及穿刺点血肿等,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术后第1周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2士0.11增至术后7d的0.85士0.18(t=15.79 P <0.001).术后随访45例患者(51条肢体)6~22个月(平均10.7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肢体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1%(48/51)和73.7%(28/38).术后l2个月肢体保全率和存活率分别为I00%(38/38)和89 5%(34/38).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TASCⅡ-C、D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救肢率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确切,其长期疗效尚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6月采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27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20个月复查CTA,DSA证实:瘤体被完全隔绝,支架无移位、扭曲及内漏现象。结论应用国产整体式分叉型支架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与分体式支架相比,其简便、经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泛大西洋介入学会(TASC)Ⅱ-D级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的技术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我院收治并进行腔内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TASCⅡD级病变患者(64条下肢),对腔内治疗的技术方法、疗效、并发症、术后随访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功进行腔内治疗58条下肢,技术成功率90.6%(58/64),其中单纯行球囊扩张10条下肢,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48条下肢。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0.0%(5/50),包括穿刺处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心力衰竭1例、造影剂肾病1例、动脉穿孔2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术前与术后7 d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0±0.11 vs 0.78±0.14,P<0.001)。术后12、24个月分别随访50条和30条下肢,Ⅰ期通畅率分别为84.0%(42/50)和66.7%(20/30),Ⅱ期通畅率分别为88.0‰(44/50)和76.7%(23/30),24个月保肢率为100%(30/30)。结论对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TASCⅡ-D级病变进行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保肢率高、并发症少、近期临床效果良好,远期疗效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9.
心肌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心脏的良性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10%,由脂肪局限性堆积而成,周围有包膜。本病50%发生于心内膜下,其余50%发生于心包及心肌之间。患者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仅于尸检中发现,或于胸部X线摄片时发现。在胸部X线片上,心脏肌肪瘤可引起心脏轮廓的增大和形态改变。心脏超声可见实性回声肿块。冠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1 2 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 60例口服血脂康 0 .6g ,早晚各 1次。对照组 60例服辛伐他汀 2 0mg ,晚餐后顿服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 -C下降 ,HDL -C升高 ;组间比较无差别 (P >0 .0 5 ) ;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与辛伐他汀疗效相似 ,均为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但血脂康较辛伐他汀价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