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模型,进一步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对慢性压迫性脊髓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对应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15只大鼠经后路手术于颈椎管内植入吸水性聚氨酯胶片,植入体内会逐渐吸水胀大,形成对脊髓的慢性持续压迫.术后6个月,对慢性压迫脊髓进行SEP、影像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15只造模大鼠脊髓均出现侧后方明显压迫性形态学改变,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脊髓灰质和白质扭曲变形.9只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F降等SEP异常,SEP反应分为Ⅰ型6只、Ⅱa型5只、Ⅱ b型2只、Ⅲ型2只.正常和异常SEP的脊髓压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P反应异常的大鼠与反应正常者脊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比较,脊髓后索髓鞘染色显著减少(Ⅱ a:106±12,Ⅰ:121±8,P=0.038),脊髓后索的对比剂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 a:95±5,Ⅰ:87±6,P=0.042),而且后角内神经元也明显较少[Ⅱ a:(25±8)/mm~2,Ⅰ:(29± 6)/mm~2 P>0.05];Ⅱ b型和Ⅲ型不仅脊髓后索髓鞘着色减少,灰质后角神经元密度只有(16±5)/mm~2和(14±5)/mm~2;均出现基质海绵样变和静脉扩张.结论 在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发展过程中,SEP出现异常迟于形态学改变,但是反映了脊髓后索和后角神经元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深入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疗效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和BRCA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 ,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以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形式出现。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 5 %~10 % ,与散发性乳腺癌相比有一些显著的临床特征[1] 。近年来发现的基因BRCA1可以解释欧美人群中出现的绝大部分乳腺癌遗传性病例 ,它已经被准确定位且分离出来 ,但是确切的功能尚不清楚。一系列研究显示BRCA1似乎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而发挥作用的。本文就近年来在BRCA1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BRCA1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 ,BRCA1突变频率 ,在遗传性和散发性乳腺癌中的作用 ,综述如下。1 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开始,骨科基础科学会议第一次独立出来提前1天举行,目前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这反映了近年我国骨科学界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发展和不断壮大.对比前两届,2008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第三次骨科基础会议内容,反映出我国骨科基础研究水平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和变化,并逐步向国际骨科学界的发展趋势和先进水平靠拢和接轨;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解决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神经元和轴突中神经丝高度磷酸化和异常积聚的特征,探讨其介导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5),实验组采用聚氨酯胶片建立脊髓背侧慢性压迫模型;BBB评分法和SEP评估造模前、后6个月脊髓功能变化;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脱髓鞘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磷酸化(SMI-31)和非磷酸化(SMI-32)神经丝在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轴突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SEP变化的关系。【结果】 造模6个月后大鼠BBB评分均下降(p<0.001)、SEP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下降(p<0.001);LFB染色强度显著降低(p<0.001);脊髓灰质前角SMI-32阳性神经元计数明显增多、染色强度增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白质SMI-31染色强度升高(p<0.05)。【结论】 神经丝在脊髓前角神经元的过度表达与高度磷酸化以及在轴突中异常聚积是导致轴突变性、神经元损伤和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新型生物活性骨水泥即含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Sr-HA)与传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对假体固定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5月~2009年12月在香港玛丽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例(10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Sr-HA骨水泥与PMMA骨水泥同定股骨柄,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使用放射立体照相测量分析技术(RSA)测量股骨柄相对于股骨的位移,记录Harris髋关节评分,并于实验室使用显微CT扫描测鼍两种骨水泥的孔隙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血管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RSA结果显示Sr-HA组有3例假体的下沉均超过1 mm,而PMMA组假体的下沉全部在1 mm以内.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显微CT扫描结果显示Sr-HA骨水泥的孔隙率高于PMMA骨水泥,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含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相对较高的孔隙率可能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位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针灸戒毒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滨  温春毅  石健林  李宁  何竟 《中国针灸》2003,23(9):501-505
目的:评价针灸在治疗药物依赖戒断症状中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全世界在治疗药物依赖戒断症状应用针灸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共收集到7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试验,1篇为高质量试验,其余均为低质量试验。结论:针灸用于戒毒的疗效可能有效,但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一些试验的失访率过高以及针灸方法和对照选择的变异性较大,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针灸用于药物依赖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压迫性脊髓症不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变化对应的病理学机制.方法 20只SD大鼠经后路手术、颈椎管内(C5~C6水平)植入吸性聚氨酯胶片,该植入体在硬膜外逐渐吸水膨胀,形成对脊髓的慢性持续压迫.术前和造模后6个月检测SEP,并对慢性压迫脊髓行Micro-CT、组织学(HE染色)和组织化学(FLB染色)检测.结果 20只造模大鼠脊髓均出现侧后方明显压迫性形态学改变,Micro-CT显示脊髓灰质和白质扭曲变形.依据SEP变化分为Ⅰ(n=6)、Ⅱa(n=5)、Ⅱb(n=4)、Ⅲ(n=5)、Ⅳ(n=0)5类.SEP异常者脊髓后索髓鞘FLB染色显著减少(SEP异常:106±27;SEP正常:121±8;P=0.036),Micro-CT显示脊髓后索对比剂密度明显增加(SEP异常:95±5;SEP正常:87±6;P=0.041),后角内神经元也明显较少[SEP异常:(21±8)/mm2;SEP正常:(29±6)/mm2;P>0.05].病理学上,SEP-Ⅰ型表现为脊髓中央管扩大;Ⅱa型表现为灰质内出血、静脉扩张和中央管缩小;Ⅱb型表现为灰质、白质排列紊乱,血管增生;Ⅲ型表现为神经元明显减少、白质-灰质结构不清,基质海绵样变.结论 慢性压迫性脊髓症不同类型的SEP变化反映了脊髓后索和灰质神经元损伤的严重程度,SEP作为脊髓功能预后评估的判断指标具有相应的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症动物模型。方法 20只SD大鼠经颈后路手术、于C5~6水平椎板下植入吸水性聚氨酯胶片,植入体内逐渐吸水胀大,形成对脊髓的慢性持续压迫。术后6个月,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微焦点CT(Micro-CT)、组织学(H-E染色)和组织化学(LuxolFastBlue,LFB染色)等检测。结果 20只造模大鼠脊髓侧后方出现明显压迫性形态学改变,Micro-CT显示脊髓灰质和白质扭曲变形,14只出现SEP异常,其中波幅减低5例、潜伏期延长5例、二者均异常4例。SEP反应异常者与正常者组织学、组织化学比较,脊髓后索髓鞘染色显著减少(102±13vs.138±7;P0.05),脊髓后索的对比剂密度有显著性差异(98±5vs.88±6;P0.05),后角内神经元也明显较少(23±8/mm2vs.27±6/mm2;P0.05);造模大鼠脊髓出现基质海绵样变和静脉扩张、血管增生。结论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成功率高、评价指标完整的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