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基于仲景提出的人体"阴阳自和"的愈疾能力,以阴阳逆顺、正邪进退为切入点,辨析伤寒六经病欲愈证。见欲愈脉、症,便寓"不可妄治"之意:一是不假药力,待阴阳自和而解;一是助正达邪,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在如何运用药物方面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这些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疏理,总结如下用药法则:以偏纠偏、药法四时、因人用药、缓急有制、中病即止、服药得法。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提出因病组方、君臣佐使组方及气味配伍组方的相关理论,并且依据因病组方原则,根据病位与病情不同制定了大、小、缓、急、奇、偶、重七方以及反佐的配伍方法;用君臣佐使来归纳药物在方剂中的主次;根据药物的气味与功用,与五脏苦欲联系起来确定五脏的补泻组方,与五运六气的规律联系起来确定不同运气格局下的气味配伍方法。《黄帝内经》组方理论为后世的临证组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汤尔群  黄玉燕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38-1040
《调燮类编》是我国古代养生和科普读物,多个篇章富含与养生相关的内容.其养生学术思想包括顺应自然规律、生活起居有常与饮食调养有度.顺应自然规律体现在重视天文气象、地理环境及时令节气等方面,生活起居有常体现在注意居住环境、坐卧行走、按摩保健、醉酒沐浴及妊妇幼儿等方面,饮食调养有度体现在注重饮食宜忌、重视饮食补养及服食药饵健...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伤寒论》非衡量器药物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特别是其中非衡量器药物的剂量,因时移物换,原貌不可得窥,是以争论颇大。尽管多个医家进行过实物测量,但测量结果相差较大,至今没有定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目前查到的各家己测量过的药物剂量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论》中非衡量器药物剂量进行探讨,试图找到一个符合方义且相对较为恰当的剂量,规范原方比例,以提高经方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中医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的研究中,我们分别发表了关于“药量强度”计算模型研究的2篇论文,介绍了方剂功效定性、定量计算的基础模型,以及该模型从线性计算到非线性计算的改进,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实验报道。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方剂功效定性、定量计算的精准度,我们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方剂功效的向量计算、以临床表现信息为依据的方剂功效筛选计算、优势功效加权计算等。现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名医经验和学术继承的行业趋势,本研究在国家项目的资助下,对传承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并取得诸多成果,其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研制了"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在传承的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以中医名家医案处方为切入点,以任应秋治"支饮"一案五诊为例,运用"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对其配伍用药特点、处方功效强度序列、处方适应证预测、处方对症状体征的关注度等进行挖掘和分析,由此来解读任老辨治思路的知识要点,并对其结果进行量化的表达,探讨让名医的经验变得容易理解、可以重复、利于掌握的挖掘与传承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清瘟败毒饮拆方包括刘氏桔梗散、白虎汤、五瘟丹和犀角地黄汤。余霖组方思路是以石膏清胃热进而清十二经热,佐以它药清上焦心肺火、肝经火、浮游之火、阴虚阳亢之火,以及载药上行、和胃等,并非从气血两清的思路来组方,白虎汤和犀角地黄汤在方中作用并不对等。  相似文献   
9.
胡文焕《类修要诀》广录养生歌诀,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慎寒暑,节口腹,养性情,寡嗜欲,其中又以养心为要.此外,他强调了劳逸适度的重要性,认可调息养生的作用.其对以修炼丹药、房中术、坐禅、按摩等方法来求得长寿则不甚认同.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对中药药性理论做了纲领性的描述,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原则,为药物四气理论的萌芽;提出了"辛、酸、甘、苦、咸"五味,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五味功能,成为五味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关于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的阐释。后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