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C组、T-S组和T-L组。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 min,再灌注24 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T-S组和T-L组于阻断血流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入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3 0.5μg/kg和1.5μg/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IL-6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情况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T-L组肾脏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IL-6血清水平也明显下降;T-L组肾功能障碍、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明显减少;血清IL-6水平和肾组织IL-6 mRNA与BUN、Cr均呈正相关。结论 IL-13能有效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6的表达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研究中 ,细胞因子网络调节作用在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及肾小球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致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IL 1及TNF是由炎症细胞产生的主要前炎症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分泌的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 4、IL 1 0、IL 1 3也能被用于抑制IL 1及TNF合成和增加其拮抗剂产生。抗炎性细胞因子 ,主要是IL 4、IL 1 0、IL 1 3、IL 6与肾脏炎症疾病关系研究亦有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3.
郭汉城  江黎明等 《现代免疫学》2001,21(5):293-294,308
为了观察IL-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核因子-кB(NF-кB)活性的影响,探讨IL-13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经LPS激活及不同浓度IL-13处理后,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系膜细胞NF-кB活性显著增高;IL-13可抑制基础状态及LPS激活的系膜细胞NF-кB活性,结果表明,IL-13可抑制体外培养系膜细胞的NF-кB活性,从而抑制NF-кB参与调控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而最终对系膜细胞炎症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肇  陈孝文  江黎明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0):702-703,I023
以往的研究表明 ,致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IL) 1、肿瘤坏死因子 (TNF)等参与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的发病过程。IL 1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抗炎细胞因子 ,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致炎细胞因子。IL 13在MsPGN分子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迄今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ISH)检测MsPGN患者肾组织内IL 13mRNA表达量的变化 ,分析MsPGN患者不同程度系膜增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组织内IL 13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 ,以及其与肾功能、2 4h尿蛋白排泄之间的关系 ,则有助于更深入…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 (IL) 13是一种多效性的Th2 细胞因子 ,能抑制脂多糖 (LPS)诱导的外周血单核 /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如IL 1β、IL 6、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IL 2、IL 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等[1] 。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表达TNF α及IL 6等。目前IL 13对系膜细胞的作用国内外尚缺乏研究。我们观察了IL 13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细胞因子TNF α及IL 6表达的影响 ,以探索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大鼠系膜细胞培养 :选取体重 10 0~ 12 0g、2~ 3月龄的雄性SD大鼠 ,参考Lovett…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检测隐丹参酮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隐丹参酮能明显抑制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人皮肤增生性瘢痕I、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而起到抑制皮肤增生性瘢痕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细胞饲养层、不同刺激因子、脐血CD+34 细胞的纯度和含量等因素对脐血CD+34 细胞在体外扩增的影响,以筛选其体外扩增的优化方案。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通过MTT法、细胞计数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脐血CD+34 细胞的增生情况;并采用以上方法及半固体培养体系对该细胞优化条件下的增生情况及集落形成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优化条件下脐血CD+34细胞增生10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倍(P<0.01),集落形成(CFU-C 36.67±6.11)也较对照组强(CFU-C 16.33±1.53)(P<0.01)。结论 该培养系统能促进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并能较好保持脐血CD+34 细胞的干细胞性质。  相似文献   
8.
狼疮性肾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肾组织IL-13的表达。结果 LN患者血浆IL-13水平、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区IL-13表达较对照组和非LN肾脏病对照组增高,以Ⅳ型LN患者肾小球区IL-13表达最高,而不同病理类型的LN肾小管间质区IL-1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LN患者血浆及肾小管间质区IL-13表达与Ccr和血清C3呈负相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活动指数和肾小球病变活动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IL-13参与LN的分子病理机制,血浆及肾组织IL-13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狼疮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拮抗剂与肾小球疾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肾小球继发性病理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拮抗剂很可能可以发展成为肾小球疾病临床治疗的有效药物。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拮抗剂有四类:(1)抗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抗这些因子受体的抗体;(2)可溶性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3)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特导性拮抗剂;(4)其它。已经证实给予一些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拮抗剂的确可以有效地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在体内或上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Ⅰ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2 1d时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ⅠA或生理盐水 ,2 8d时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 (Hy pertrophicIndex ,HI)的影响。 结果 瘢痕增生指数 (HI)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丹参酮ⅠA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