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学习(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learning,MDT-L)联合PBL+CBL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30名神经外科临床见习生设为对照组,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30名神经外科临床见习生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采用MDT-L联合PBL+CBL教学;比较两组临床见习后成绩、见习前后综合能力变化、见习后职业素质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26.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见习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习前两组学习兴趣、分析能力、沟通技巧、创新能力、档案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后两组上述维度的综合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见习后研究组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习后研究组业务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否掌握诊疗程序、医疗文书的书写评分及职业素质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法趣味性、有效性、实用性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应用MDT-L联合PBL+CBL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实习成绩,还可以增强见习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昆虫琵琶甲多糖的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和分级沉淀法制备得琵琶甲粗多糖组分BP50、BP75和BP90,并用葡聚糖凝胶G-75进一步分离纯化BP90得琵琶甲多糖组分BP90-Ⅱ。用苯酚-硫酸法、BCA法、HPLC、凝胶渗透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和示差检测器、红外光谱法分析表征多糖结构特征;测定各组分清除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估抗氧化活性;此外,采用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初步研究琵琶甲多糖的抗炎活性。结果 多糖组分BP90的抗氧化能力最强。BP90-Ⅱ的总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2.13%和11.28%。BP90-Ⅱ的红外光谱呈现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重均分子质量为56 200 g·mol–1。BP90-Ⅱ是由甘露糖、鼠李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10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达74.85%。结果显示琵琶甲多糖BP90-Ⅱ对脂多糖诱导产生的N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BP90-Ⅱ浓度为10 μg·mL–1和100 μg·mL–1时,NO抑制率分别为(14.86±1.63)%、(36.43±5.62)%。结论 琵琶甲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一定的抗炎活性,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2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改良式柱状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PR),其中切口感染合并裂开2例,切口延迟愈合6例,盆底小肠疝1例,输尿管梗阻1例,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13.9±4.6)d,平均住院18.0d出院.提出术前配合医生完善术前检查;术后注重骶尾部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造口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其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因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带管时间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0年我们就报道了PICC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对PICC置管操作的指导作用[1],为了进一步评价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这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管固定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胃管固定方法是一长一短 2条胶布 ,短胶布以交叉法固定在鼻翼 ,长胶布以交叉法固定在脸颊。因鼻翼及脸颊均被胶布固定 ,不便于患者洗脸刷牙 ;鼻翼及脸颊受牵拉亦增加患者不适 ;两条胶布分别交叉贴在脸部影响容貌 ;且由于皮肤油脂分泌 ,临床上常有因固定不牢而发生胃管脱落的病例。为此 ,笔者经过临床实践 ,总结出新的胃管固定方法 ,经临床使用 6 8例 ,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物品准备 :常规置胃管用物 ,另备 1× 35cm~ 1× 5 2cm棉布带 1根。固定方法 :① 1条胶布一端先贴在鼻翼上 (约 3cm长 ) ,另一端以重叠缠绕法固定胃管 ,重叠缠绕 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息肉样瘢痕结节(PNS)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行ESD并整块切除、R0切除的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348例,术后间隔3、6、12个月行结肠镜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PNS时需行病理活检检查,比较ESD后PNS患者与正常愈合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 348例患者中有27例(7.76%)出现PNS,均表现为术区原位突出于肠道的息肉样隆起,组织呈红色,质地柔软,病理结果均提示为炎症增生组织,无恶性肿瘤复发或增生不良征象。ESD后PNS患者与正常愈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灶直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后PNS患者原发部位为左半结肠及直肠的比例高于正常愈合患者(P均<0.05)。27例ESD后PNS患者随访(33.26±15.10)个月,其中随访时间>36个月14例(51.85%),均未发现PNS发生恶性改变。结论 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ESD后PNS发生率为7.76%,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病理倾向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健康需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大肠癌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简明疼痛调查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brief pain inventory,BPI-C)、中文版简明疲劳调查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C)、癌症患者健康需求问卷简化版(cancer patients need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PNQ-S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CPNQ-SF得分为(110.85±24.90)分,处于中等需要水平;22.7%的患者处于高度需要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疲劳、居住地、化疗次数、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等是大肠癌患者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可解释76.8%的变异。结论大肠癌患者在术后化疗期间的健康需求较高,护理工作者应做好其健康需求的评估,并根据大肠癌患者生活文化背景和疲劳状况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同济大学是国家直属重点大学之一。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其建筑、土木工程类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全校设有5个学院,24个系,47个本科专业;设有研究生院,其学部委员4人,博士导师近50人,18个博士学位专业,4个博士后科技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gson’s disease,PD)患者冻结步态与躯体转化形式障碍是否相关及是否有相互促进作用,以期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体征尽早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选取(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同时伴有冻结步态及躯体转化形式障碍的患者20例,给予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加心理暗示治疗(森田疗法),同时给服抗帕金森病药(多巴丝肼及普拉克索等)共6周,继而采用改良Hoehn-Yahr分级量表评价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症状及冻结步态体征有无变化.结果 20例患者中抗帕金森病治疗联合抗躯体转化形式障碍治疗后,18例患者由改良Hoehn-Yahr分级评估4级转为2.5-3级,有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而停止治疗,1例患者药物依从性不好,放弃治疗.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与躯体形式障碍相关,与焦虑抑郁障碍相关,躯体形式障碍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规范化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可以改善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症状.抗帕金森病治疗应重视情绪障碍治疗,该治疗能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