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氰基丙烯酸酯包裹胰岛素纳米颗粒的结构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得到稳定有效的口服胰岛素制剂,对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包裹胰岛素的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外研究。方法:用凝胶层析法分离纳米包裹颗粒和游离的胰岛素,结合RIA法、放射标记示踪以及作者设计的“抗体捕捉”实验,以阐明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包裹胰岛素纳米颗粒的结构。结果:大部分胰岛素分子(80%)与形成的纳米包裹颗粒紧密相连,处于包裹颗粒的表面,可以用RIA法测到,而且对蛋白酶降解有一定抵抗作用。用乙腈溶解包裹颗粒,大部分胰岛素分子(84%)并不在溶液中,而与聚合物相连。用抗胰岛素抗体与包裹胰岛素的颗粒反应,可以在电镜下观察到包裹颗粒被抗体捕获。结论:这些结果表明胰岛素分子并未被包裹于颗粒内部,也不是以简单吸附的方式与包裹颗粒相连,而可能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与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改进胰岛素治疗的关键,在于力求找到代替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麻烦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即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恢复正常代谢环境,并由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业已扩展了许多胰岛素给药途径,包括鼻黏膜、口颊黏膜、直肠、眼、阴道内、肺、皮肤和胃肠道。我们复习了本领域的大量论文和报告,对各给药途径的进展、优点和缺点作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探索各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视野广阔,前进道路上仍不乏困难。  相似文献   
3.
微射流法制备莪术油纳米脂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窄分布特性莪术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技术、制剂的稳定性及其溶血特性。方法 采用微射流技术在射流直径50μm和压力120 Mpa条件下制备莪术油纳米脂质体制剂。采用激光动态光散射法检测粒度与粒度分布。电泳光散射法检测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结果 得到制剂有效平均粒度为88.1 nm,粒度分布为67.7~114.7 nm。体系在pH值为7~8.8范围时处于最佳稳定状态。制剂稳定性较高,溶血试验合格。结论 微射流法应用于莪术油等油状液体类药物纳米分散给药系统的制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几种不同基因免疫途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明星  庄峰锋 《现代免疫学》1999,19(5):275-276,279
以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疫苗为模型, 采用肌肉注射、腹腔注射、表皮划痕三种免疫途径和不同剂量的裸露质粒DNA免疫小鼠, 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抗体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表皮划痕方式免疫小鼠免疫反应阳性率高,且在相同剂量下其抗体滴度水平最高; 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 抗体反应可维持较长时间; 腹腔注射方式免疫小鼠, 抗体反应产生快, 但维持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胰岛素油相制剂口服给药和肠道给药的降血糖作用,以及胰岛素油相制剂经小肠灌流后肝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胰岛素水平,研究胰岛素油相制剂的合适给药方法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专利方法制备胰岛素油相制剂.糖尿病大鼠分别口服和十二指肠注入胰岛素油相制剂后测定血糖,正常大鼠小肠灌流胰岛素油相制剂后用RIA方法测定肝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液中胰岛素.结果 糖尿病大鼠实验显示,当肠道用药量是口服用药量的1/3时,肠道给药比口服给药降血糖AUC0-6h提高6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肠灌流实验显示,肝门静脉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肝静脉胰岛素浓度(P<0.05),胰岛素油相制剂透过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胰岛素水溶液(P<0.05).同时血糖浓度与肝门静脉和肝静脉中的胰岛素浓度差值显示了很好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该油相制剂能有效保护胰岛素的活性.肠道给药比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低,降血糖效果好.小肠灌流实验表明,油相制剂中的胰岛素经过肝脏时主要因首过效应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油相制剂的合适剂型为肠溶胶丸.  相似文献   
6.
7.
在滋养层细胞转化为滋养层肿瘤和良性肿瘤转化为恶性肿瘤的过程中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是研究肿瘤发生的重要方面。出于这些考虑 ,我们对正常人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不明原因流产、增殖型和侵蚀型葡萄胎内皮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层粘连蛋白受体 (L NR)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定位 ,比较不同定位与滋养上皮增殖、生长、分化、凋亡、迁移和浸润的关系。结果显示 :正常人不同发育时期 ,L NR主要在早孕期血管内皮细胞核呈阳性着色 ,在中期内皮细胞呈阴性着色 ;足月内皮细胞质呈阳性着色 ;不明原因流产 ,无血管形成 ,L NR在基质细胞核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自微乳化油相制剂中胰岛素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酸解、萃取以及表面活性剂破乳法对自微乳化油相制剂样品进行预处理,并优化预处理方法以提高油相制剂中胰岛素的回收率。结果:经过适当的样品预处理,2种脂肪酸成分不同的油相制剂中的胰岛素回收率均高于9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自微乳化油相制剂中胰岛素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口服胰岛素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近年来胰岛素口服剂型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目前胰岛素口服剂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质体、纳米粒、乳剂、油相溶液及其他剂型等方面。结论胰岛素口服剂型的开发研制前景广阔,但目前还没有作为临床药物上市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胰岛素油相制剂口服给药和肠道给药的降血糖作用,以及胰岛素油相制剂经小肠灌流后肝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胰岛素水平,研究胰岛素油相制剂的合适给药方法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专利方法制备胰岛素油相制剂。糖尿病大鼠分别口服和十二指肠注入胰岛素油相制剂后测定血糖,正常大鼠小肠灌流胰岛素油相制剂后用RIA方法测定肝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液中胰岛素。结果糖尿病大鼠实验显示,当肠道用药量是口服用药量的1/3时,肠道给药比口服给药降血糖AUC0-6h提高6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肠灌流实验显示,肝门静脉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肝静脉胰岛素浓度(P<0.05),胰岛素油相制剂透过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胰岛素水溶液(P<0.05)。同时血糖浓度与肝门静脉和肝静脉中的胰岛素浓度差值显示了很好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该油相制剂能有效保护胰岛素的活性。肠道给药比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低,降血糖效果好。小肠灌流实验表明,油相制剂中的胰岛素经过肝脏时主要因首过效应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油相制剂的合适剂型为肠溶胶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