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作者在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部位采用芒硝液、蒲公英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化疗外渗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8-74岁,平均46岁,均为表皮未破损者。发生药物外渗的有对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等药物。注射部位:上肢静脉滴注48例,下肢静脉滴注12例。  相似文献   
2.
采用邮件调查、电话咨询和网站访问等方式对102所高校查新工作站进行了调研,采用Excel、SPSS 18.0分析了高校科技查新站的地区分布、查新业务量、查新人员梯队建设、查新文献建设及查新质量反馈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对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查新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高职护理校院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敏  李新娥  武茹  杨成俊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51-1553
目的从实践层面、操作层面对高职护理校院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方法选取已在校两年并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大部分文化基础课学习的03级高职护理一个班,后三年的教学场所从学校转移到医院,采用半天实践学习半天理论学习方式。结果此模式具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加快学生社会人的转化、全面提升素质的优势,同时也有医院教学不够成熟,学生对校园生活有心理依恋的不足。结论校院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行业、社会需求的高职护理人才上有很强的优势,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20例,年龄32~74岁,平均(56±10.64)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6例,其中包括合并肩关节脱位7例和臂丛神经损伤1例及脑血栓后遗症2例。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检查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75±4.7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0.78±4.47)周,未发生腋神经损伤及肱骨头坏死和肩峰撞击综合征,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外展25°~90°,平均81.53°±12.35°,前屈上举30°~180°,平均146.11°±35.52°,外旋-10°~45°,平均35.97°±11.45°,内旋达T10水平(T7~L4)。Neer评分为60~95分,平均(89.75±8.96)分,优26例,良6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88.89%。肩关节外展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MIPPP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ee分型:累及肱骨外科颈的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75±4.7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0.78±4.47)周;未发生腋神经损伤及肱骨头坏死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25°~90°,平均(81.53±12.35)°;前屈上举30°~180°,平均(146.11±35.52)°;外旋- 10° ~ 45°,平均(35.97±11.45)°;内旋达T10水-(T7 ~L4).Neer评分为60~95,平均(89.75±8.96);优26例,良6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88.89%.肩关节外展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肩峰前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应用MIPPO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口小,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人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10年5月对42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其中Schatzker V型骨折29例,Schatzker VI型骨折13例.随访时间16~27个月.观察切口感染和骨折愈合时间.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初次和末次随访骨折复位及复位丢失放射学Rasmussen评分.随访末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切口感染7例,其中浅部感染2例,深部感染5例,感染率16.67%.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0±1.27)个月.术后初次放射学Rasmussen平均评分(13.86 ± 3.23 )分,随访末期(13.71±3.26)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 >0.05).随访末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为(74.33±12.34)分,优10例,良22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76%.[结论I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手术人路可充分暴露膝关节内结构及胫骨平台双裸骨折端,为骨折直视下精确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关节面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术后骨折复位丢失率低、骨折愈合率高,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适合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成人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及Hp+IDA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65例确诊的IDA患者进行Hp抗体IgG检测(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将其分为Hp+及Hp-组.Hp+组IDA患者又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C(VC)+抗Hp治疗.B组仅给予硫酸亚铁+VC治疗.Hp-组,给予硫酸亚铁+VC治疗.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周、半个月、3月时的血常规;治疗前,治疗后1周、半个月的网织红细胞;治疗前,治疗后3月的血清铁蛋白.结果 3组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及铁蛋白组间、不同时点及组间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治疗半个月时,A组及Hp-组Hb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3个月时,3组Hb均高于治疗前(P<0.01或<0.05);治疗3个月时,A组及Hp-组的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 Hp感染是成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之一,且多为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抗Hp治疗是Hp+缺铁性贫血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结合中药及成分输血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DIC患者,给予小剂量肝素结合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丹参及成分输血等综合治疗。结果:24例DIC患者中,3例死亡,(占12.5%),21例完全恢复或存活,(占87.5%)。完全恢复或存活患者,其出血症状多于治疗后5~10d左右消失,最晚治疗后20d消失。除血小板计数恢复不一外,出凝血指标多于1周左右恢复正常。结论:小剂量肝素结合活帆化瘀中药及成分输血等综合疗法.旱DIC治疗的糖捍方洗.有箝高的疗妁殛寄令忡.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背景:由骨衍生的支架材料无论形态学和力学特征,具有合成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脱钙骨基质具有和自体骨最接近的三维结构,同时以Ⅰ型胶原为主,胶原是细胞黏附和生长的良好支架。 目的:从组织工程学角度研究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据Urist描述的方法制备青紫蓝兔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扫描电镜观察脱钙骨基质的超微结构,测定其孔径、孔隙率和降解率,测定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率,兔体内植入法评价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的组织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脱钙骨基质呈多孔海绵状三维结构,孔径在210~320 μm之间,孔隙率为92%,体外降解12周降解率达90%以上,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第2,4,6天的黏附率分别为(51.50±2.30)%,(94.13±2.14)%和(87.24± 1.75)%。兔体内植入6周后脱钙骨基质周围界面未引起明显的炎症和排斥反应,并形成软骨样结构和少量骨组织。说明脱钙骨基质具有适宜的三维多孔结构,降解时间和软骨形成时间同步,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与种子细胞黏附率高,与细胞组织相容性好,能满足软骨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是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