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指南推荐疗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和其他β冠状病毒相关呼吸道疾病的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03—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β-冠状病毒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试验和队列研究。双人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 14.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9项研究,共计9598例。其中49项研究关于SARS-CoV-2,包括27项RCT,19项队列和3项类试验,9项研究关于SARS-CoV,1项队列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所有研究中显著性结果如下:在SARS-CoV-2患者中,两项关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队列和一项关于大剂量羟氯喹或氯喹的RCT比标准治疗有更多的整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RR=2.68,95%CI(1.48,4.85),I2=34.3%,采用建议分级评估、开发和评价准则(GRADE)评级为:低;RR=3.43,95%CI(1.55,7.58),GRADE评级:中]。而在一项RCT和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中,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相比标准治疗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更低[RR=0.46,95%CI(0.25,0.86),GRADE评级:低;RR=0.65,95%CI(0.44,0.98),GRADE评级:极低]。两项应用瑞德昔韦治疗10 d的RCT[RR=0.94,95%CI(0.80,1.11),I2=28.8%,GRADE评级:中]和11项应用中药治疗的RCT[RR=0.77,95%CI(0.53,1.10),I2=0.0%,GRADE评级:低]的安全性与标准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ARS-CoV患者中,6项应用中药治疗的RCT相比标准治疗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38,95%CI(0.21,0.71),I2=0.0%,GRADE评级:低]。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大剂量羟基氯喹或氯喹治疗SARS-CoV-2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而瑞德西韦和中药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皮下负压引流器预防下消化道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3例下消化道开放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腹壁缝合时是否放置皮下引流器,分为皮下引流组(78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愈合不良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开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13例病人中,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4.2%(16/113),其中皮下引流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5.1%(4/78),对照组为34.3%(12/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未放置皮下引流器(OR=14.510,95%CI 3.411~61.735,P=0.001)、糖尿病(OR=7.064,95%CI 1.286~38.789,P=0.024)及吻合口漏/残端漏(OR=15.004,95%CI 1.876~119.996,P=0.011)。结论 下消化道开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用皮下负压引流器能有效减少其发生,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以ICG联合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示踪剂。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常规石蜡病理检查。比较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前哨淋巴结转移数量及ICG单独显影、纳米碳单独显影、ICG+纳米碳同时显影的前哨淋巴结数量。结果:ICG、纳米碳、ICG+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100.0%、95.0%、100%;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分别为89枚、77枚、97枚,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为(4.45±1.86)枚、(3.85±1.98)枚、(4.85±2.22)枚,ICG组与纳米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纳米碳组与纳米碳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例患者中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转移前哨淋巴结7枚;7枚转移前哨淋巴结均被ICG检出,纳米碳仅检出其中2例患者共5枚转移前哨淋巴结。结论:ICG与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淋巴结检出数量,且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癌且行保乳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手术者48例(腔镜组),行开放保乳手术者54例(开放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美容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估。2组患者间手术时间、美容效果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果10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相应单孔法腔镜保乳或开放保乳手术,其中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84.2±76.2) min,开放组手术时间为(127.8±68.4) 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3, P<0.001)。术后2个月进行美容效果评估:腔镜组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11.2±0.8)分比(9.1±0.9)分,t=6.407, P<0.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皮肤坏死、活动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2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 结论充气法单孔腔镜保乳手术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可以较开放保乳手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1-2015年天津市矽肺相关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制订十三五期间矽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病例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对矽尘作业劳动者健康状况、工作场所矽尘危害程度和新发矽肺病例特征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天津市共诊断矽肺新发病例856例,与2014年病例数相比明显增加,平均发病工龄为17年,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疑似矽肺13例(0.2%),肺功能异常者549人次(8.8%);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总尘)检测合格率仅为38.1%,最大超标倍数为16.6倍。结论 天津市矽肺危害形势严峻,发病例数增加,发病工龄略有缩短;劳动者体检指标异常率逐年增加,工作场所矽尘严重超标,亟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矽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武珊珊  郑辉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8):1554-1557
目的:观察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抑制肺癌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肺癌H460瘤株种植于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模型,用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静脉注射,对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作用;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抑瘤生长作用与依托泊苷注射液比较无明显差异。对血液WBC和脏器损伤轻于依托泊苷注射液。结论: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治疗肺癌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耐受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导致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核苷(酸)类似物(NAs)初治或经治(TDF除外)的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规律使用TDF单药抗病毒治疗0.5~6.0年且每半年定期随访,观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EPI公式计算)、血磷等的变化情况,计算TDF治疗间eGFR及血磷异常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3例病例,在治疗0.5~6.0年后,患者每年eGFR均较基线下降,除第1年下降2.78 ml/(min·1.73m~2)(P=0.063)和第3年下降0.65 ml/(min·1.73m~2)(P=0.760)外,其余观察点eGFR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患者的血磷值在经TDF治疗后每年较基线无明显变化,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25例(58.1%)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6例(14.0%)患者出现血磷异常。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肌酐是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基线血磷是治疗期间出现血磷异常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长期应用TDF治疗可能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GFR下降,对于经治患者、老年患者以及基线时已出现肌酐上升或血磷下降的患者更应注意肾功能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并发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危 险因素以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PAD患者共15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PAD临床症状根据Fontaine 分类分为I 期无症状,II 期间歇性跛行,II I 期静息痛,I V期足趾溃疡、坏疽。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结果将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中度狭窄(<70%)和重度狭窄 或闭塞(≥70%)。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在PAD患者中的发生率,PAD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危险因 素以及PAD下肢缺血程度及围手术期卒中发生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中合并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狭窄的PAD患者共99例(63.9%),其中颅外段动脉狭窄与 颅内段动脉狭窄分别为66例(42.6%)和67例(43.2%)。PAD合并颅外段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27例 (17.4%),合并颅内段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4例(2.6%)。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1,95%可信 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4~1.080,P =0.030]和吸烟(OR 2.728,95%CI 1.125~6.619,P =0.026) 是PAD合并颅外段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糖尿病(OR 2.196,95%CI 1.079~4.470,P =0.030)是PAD合 并颅内段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吸烟(OR 3.57,95%CI 1.078~11.411,P =0.037)是PAD合并颅内/外段 动脉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相比,PAD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 下肢缺血症状(Ⅱ期和Ⅲ期)(67.2% vs 50.0%,P =0.032)。与轻中度颅外段动脉狭窄相比,PAD合并 颅外段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手术期卒中(17.4% vs 1.1%,P =0.006)。 结论 PAD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病率较高,颅内动脉狭窄患者PAD临床症状更严重,而颅外动脉 重度狭窄或闭塞则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万东方  武夺  武珊珊  贠克明 《中医药研究》2011,(11):1373-1374,1400
目的观察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的分解动力学。方法将盐酸地芬尼多灌胃处死犬的血液分四等份,分别置于20℃、4℃、-20℃和20℃(1%NaF)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盐酸地芬尼多含量;WinNorLin5.2软件拟合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20℃、4℃、-20℃和20℃(1%NaF)保存30d~60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保存300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为初始浓度的(58.39±1.74)%、(48.27±2.61)%、(66.12±3.92)%和(31.51±1.35)%,其分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分解半衰期t1/2分别为462.32d、490.56d、238.21d和168.84d。结论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可分解,保存温度和抑菌剂对其影响不大。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所采血样应在30d内送检和检验,否则可用其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检材采集当时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