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β沉积的形态特征。方法:以10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Aβ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海马部位Aβ的沉积情况及相关的病理特征。结果:在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存在致密性神经炎性斑块及营养障碍性突起,但脑微血管壁的Aβ沉积不甚明显;营养障碍性突起及神经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内存在大量的自噬泡及次级溶酶体,提示该模型存在自噬溶酶体途径功能紊乱。结论:该鼠模拟了AD的老年斑及相关退行性变等病理改变,其中可能伴有细胞多种代谢的变化及血脑屏障功能的变化。从老年斑角度而言,该动物是成功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可用于AD的生化、病理研究及新治疗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guselkumab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与guselkumab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4月。文献质量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进行评估。两位评论员独立选择文献并收集数据。文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3篇,共涉及896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试验组475例,对照组421例。meta分析结果示皮下注射guselkumab与安慰剂比较,在第24周时能显著提高达到ACR 20,ACR 50,ACR 70和PASI 75,PASI 90患者的例数;HAQ-D1较基线提高0.35的患者例数也高于安慰剂组;Guselkumab与安慰剂比较,总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uselkumab是改善银屑病关节炎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记忆缺失、性格改变及语言障碍,属于老年痴呆病的一种。其病理变化特征主要有神经元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血管淀粉样病变及  相似文献   
4.
对15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皮损均表现为皮下红蓝色小结节,其中甲下5例,指腹2例,上肢3例,大腿内侧2例,肩部1例,腰部1例,膝外侧1例。1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其中5例甲下皮损对冷刺激更敏感。15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经典型2例,黏液型4例,球血管瘤型8例,球血管肌瘤型1例。免疫组化示15例肿瘤细胞SMA、CD34 均阳性。15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诉肿块及疼痛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对APP/PS 1转基因小鼠β淀粉样蛋白(Aβ)及其清除途径的关键转运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 1)的可能影响,探讨电针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途径。方法 :将4月龄APP/PS 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以背景小鼠C 57BL/6为正常对照组。电针治疗组予电针"涌泉""百会",15min/次,隔日1次,治疗6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记忆行为学,ELISA法检测海马Aβ1-40、Aβ1-4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LRP 1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各组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时以及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平台象限停留时长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逃避潜伏时相比正常对照组有延长趋势,而电针治疗组逃避潜伏时较模型组有缩短趋势。模型组海马Aβ1-42、Aβ1-40含量及Aβ1-42/Aβ1-40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电针治疗组Aβ1-42、Aβ1-40含量及Aβ1-42/Aβ1-40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海马LRP 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治疗组LRP 1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降低APP/PS 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Aβ水平,其机制是否与Aβ转运受体LRP 1相关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泛发型环状肉芽肿(GGA)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真皮及皮下的慢性良性且具有自限性的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72岁女性病例,其因“全身丘疹、结节伴瘙痒5个月”入院,皮损组织病理示栅栏状肉芽肿改变,诊断为GGA。通过给予抗过敏、反应停、羟氯喹、穴位注射、黑光、包敷及外用激素类药物综合治疗,患者皮疹消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艾滋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由于HIV-1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研究者们试图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案来控制HIV-1的复制,除了药物治疗外,近年来抗体治疗和生物工程技术治疗等进展迅速.此文对国内外艾滋病治疗方式的最新研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岁。双侧眼睑红肿9天,发热8天,全身皮肤红斑6天。患者发病前1天有第三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史。皮肤科查体:面部红肿,双眼结膜明显充血,眼周、口周糜烂,上覆厚层血痂,口腔黏膜散在分布糜烂面,躯干、双上肢散在分布水肿性红斑,部分红斑中央可见水疱,疱壁紧张,尼氏征(-),左上臂可见约7 cm×5 cm大鲜红色糜烂面,外阴黏膜红肿、糜烂,少量渗出。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环孢素等治疗,皮疹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步照射法与口服普瑞巴林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疼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首次PDT治疗中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最高>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步照射法组和普瑞巴林组。两步照射法组予以起始功率密度40 mW/cm2,照射8 min,继以功率密度65 mW/cm2,照射15 min,总能量密度为78 J/cm2;普瑞巴林组予照射前1 h口服普瑞巴林75 mg,联合常规方案照射,总能量密度为78 J/cm2。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第2次及第3次PDT治疗过程中各个时间点的NRS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第2次及第3次PDT治疗过程中,照光开始后5 min及10 min时,两步照射法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普瑞巴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光15 min及20 min时,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光25、30、50及120 min时,普瑞巴林组疼痛评分均低于两步照射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