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SSE系统后路同节段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SE系统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单纯性腰椎峡部裂15例,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腰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3个月均全面恢复术前工作,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SSE系统同节段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存了腰椎的节段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x线平片按Evans分型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选用本院两年半所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例数进行对比,评估疗效。结果所应用该手术方式病例全能达到满意效果。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意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12例, 分析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平均随访2年3个月, 近期无痛或轻微痛关节10个,关节功能明显改善9个, 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关节脱位4例(后发生异位骨化1例、髋痛2例),假体松动1例. 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因髋部疾病致功能障碍而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者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较高;术后不宜过早负重下地活动;加强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8年首例断肢再植获得成功以来,断肢、断指再植手术已有21例,其中断肢再植14例,断指再植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0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 方法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行单个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5(3~18)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18例,良4例,尚可2例.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2月出现假体移位、症状复发,行再次手术更换假体后治愈. 结论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感染性股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因注射毒品所致的感染性股动脉瘤8例,对其病因、诊断及颈外浅静脉移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2个月~4年的随访,无肢体缺血现象,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自体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感染性股动脉瘤,在大隐静脉无法应用时,颈外浅静脉可作为首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4.1%;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神经根粘连,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致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取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2003年2月,临床应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5~68岁,其中L4、5间隙15例,L5S1间隙5例,全部采用单枚PDN置入,所选用的假体PR725型11例,PR925型4例,PW725型5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假体脱位1例,椎间隙感染1例,余病例假体位置理想,临床腰腿痛症状均缓解.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14.9%.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理想,其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入路及方法。方法 自2009-01-2013-01行连续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63例患者,其中36例行前路分节段脊髓减压,27例行后路改良锚定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24个月(12-36个月)。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路组,前路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后路组(P〈0.05),而住院天数后路组长于前路组,前路组术后后凸畸形矫正方面明显好于后路组,在末次随访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Odom评分、NDI评分等2组无明显区别,在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方面后路组多于前路组。结论 前路组及后路组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后路组,前路组恢复颈椎的序列,并发症少于后路组,但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研究,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80例患者并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切口,对切口长度,术中的失血量,术后的伤口引流量,手术时间,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术后第1、3、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6~24)。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为6.8~10.3 cm,平均8.5 cm;传统切口组切口长度15.6~23.8 cm,平均18.2 cm;小切口组的术中失血、术后引流血量分别为163.8±15.6 mL,325.4±20.3 mL,传统切口组分别为283.5±13.5 mL,410.4±27.6 mL,两组均有差异(P<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为89.4±14.2 min,传统切口组为123.5±10.3 min(两组比较,P<0.05);小切口组术后X线片髋臼外展角为43.8±8.5°,传统切口组为46.5±6.7°;小切口组前倾角为22.8±3.5°,传统切口组前倾角为23.5±2.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3个月随访,小切口组的Harris评分为69.5±8.9、84.8±7.3分,传统切口组为58.7±6.6、75.4±10.4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6个月、12个月随访Harris评分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脑血管意外、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不等长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减少了术中、术后的伤口出血及手术的暴露时间,有助于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