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少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过敏原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但其直接致病原因往往很难确定,现将近年来一些少见原因引起AP的相关报道,归纳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将210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瘀血痹阻5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抗核周因子(APF)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RA湿热痹阻型CPA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型APF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检测结果在各证型组间进行比较,寒湿痹阻型高于肝肾阴虚型和瘀血痹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和APF可作为RA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TNF-α可作为RA活动期或进展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其免疫指标的关系,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93例SLE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证、瘀热痹阻证、脾肾阳虚证、风湿热痹证4组.抗核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记法0BT)、抗ds-DNA抗体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结果:抗核抗体滴度风湿热痹组抗核抗体滴度与脾肾阳虚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ENA抗体按阳性率比较各组无差异.但瘀热痹阻组与脾肾阳虚组13.5 kD抗体有差异(P<0.05),17.5 kD抗体有差异(P<0.01);瘀热痹阻组与风湿热痹组比较17.5 kD抗体有差异(P<0.01);瘀热痹阻组与阴虚内热组比较13.5 kD抗体有差异(P<0.05);阴虚内热组与脾肾阳虚组73 kD抗体有差异(P<0.05).抗ds-DNA抗体风湿热痹组与脾肾阳虚组、瘀热痹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阴虚内热组比较有差异(P<0.05).TNF脾肾阳虚组与风湿热痹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①抗ds-DNA抗体可作为中医"虚实辨证"的参考.②IBT法检测的73kD、17.5kD、13.5kD条带可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③ANA抗体滴度和TNF值与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CPA与AP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核周因子(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CP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149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肾气虚寒型、肝肾阴虚型、瘀血痹阻型5组。结果RA患者中湿热痹组型CPA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P〈0.01);湿热痹阻型APF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P〈0.05)。结论CPA与APF可作为RA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 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又称许兰(Schonlen)-亨诺氏(Henoch)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 ,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小静脉通透性和脆性升高,伴渗出性出血和水肿,多累及皮肤和粘膜,亦可累及胃肠道、关节、肾脏及神经系统等.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呈对称性分布,以下肢多见,常分批出现,可同时见到新旧不一的出血斑.紫癜可同时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呈游走性疼痛、红肿,腹痛腹泻,呕吐,便血,引起肾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可累及神经系统,出现头痛、惊厥,甚或颅神经瘫痪等.中医这将本病称为"紫斑"、"肌衄"、"血证"、"斑疹"、"葡萄疫"等,又与"便血"、"尿血"相关,对本病发病的认识与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