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常见地方病之一,多由燃煤污染或饮用水中氟含量超标所致,可累及全身多处骨骼、韧带、肌腱及关节。其中,氟骨症胸椎管狭窄症由韧带肌肉附着点、关节突受累所致,常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引发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神经症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7例氟骨症胸椎管狭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49例和为干预组48例,2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湿疹伴高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儿对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反应。方法收集我科2005年2月—2010年5月收治的200例ITP病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病儿分为3组:A组(无湿疹,IgE正常)69例,B组(湿疹,高IgE)75例,C组(湿疹,IgE正常)56例。评价比较各组病儿丙种球蛋白的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后3个月,病儿总有效率为93.5%,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90.7%、92.9%,A组疗效明显优于B、C组(χ2=32.10、7.58,P<0.017),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时高IgE病儿,治疗3个月时IgE下降者62例,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治疗总有效率为96.8%;IgE未下降者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060,P<0.05)。3组血小板上升时间以B组最长,用药后血小板峰值以B组最低,出血控制时间以B组最长(F=13.319~24.707,P<0.05)。A、B、C组分别有2例(2.9%)、23例(30.7%)、6例(10.7%)转为慢性ITP,B组明显多于A、C组(χ2=19.31、7.41,P<0.017)。结论湿疹伴高IgE的ITP病儿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差,易转为慢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辨证用药特点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Ⅰ组自由饮水,并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模型Ⅱ(干酵母组)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注射剂量为2 g.kg-1,辅以体积分数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空白Ⅱ组自由饮水,并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尿量、粪便量、粪便含水量及肛温)的变化,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学检查舌、肺、胃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14 d后,与空白Ⅰ组比较,干姜组大鼠体重相对减轻,饮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增加(P<0.05,P<0.01),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减少(P<0.01),肛温明显升高(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计数相对增加,HGB含量及HCT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Ⅱ组比较,皮下注射干酵母4 h后,干酵母组大鼠肛温增加且稳定在较高水平(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HGB及HCT明显增加(P<0.05,P<0.01)。光镜下观察,干姜和干酵母组大鼠舌、胃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肺组织可见局灶性出血。结论大剂量干姜水煎剂灌胃或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均可引起大鼠血热出血,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组织血管扩张和出血现象,分析认为选择干姜为造模用药更符合中医临床内伤杂病、烧灼血络、血热妄行出血之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评估实践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实践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工作,2015年至2017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高危筛查检出例数分别为5 049例、10 522例、16 569例,上报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0.07%、0.10%、0.14%。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能有效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率,促进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功血颗粒对小鼠的抗炎和止血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功血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断尾法及玻片和毛细血管法观察功血颗粒对小鼠凝血、出血时间的影响;采用早孕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功血颗粒对该模型子宫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功血颗粒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减少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出血量。结论:功血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小儿沐浴液的提取和浓缩工艺,并建立小儿沐浴液中指标性成分鉴定的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R,S)-告依春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其提取工艺,同时考察减压浓缩和常压浓缩对(R,S)-告依春转移率的影响。采用薄层层析法对金银花、柴胡和防风进行鉴别。采用Hedera Lichrospher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2%磷酸(7:93)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小儿沐浴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浸泡1h,提取2次,每次1h,而2种浓缩方式对(R,S)-告依春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而阴性对照液无干扰。(R,S)-告依春在1.995~39.9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回收率为103.47%(RSD=0.92%,n=6),其精密度、稳定性和平均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有效地用于小儿沐浴液的生产。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地用于小儿沐浴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刘晨  柳佳  郑传柱  张丽  丁安伟  喻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52-3156
目的:考察侧柏炭各极性部位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 方法: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对照组及模型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组、侧柏炭石油醚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水部位组分别ig相应的治疗药物,连续给药7 d,第7天复制血热复合出血模型,以全血及血浆黏度、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的量、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量、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等评价指标为导向,考查侧柏炭各极性部位的止血作用。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RBC,HGB,HCT明显升高,TT,APTT显著延长,PT显著缩短,FIB的量显著增加,PLT,PCT,MPV,PDW明显增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乙酸乙酯部位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缩短TT,APTT,明显降低FIB的量,明显降低PDW,显著提高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肺组织病理性出血现象。正丁醇部位可明显增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部位可明显降低血浆黏度,明显缩短TT。但正丁醇和水部位作用程度均不及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对模型大鼠各环节的作用较弱。 结论:侧柏炭乙酸乙酯部位主要通过降低血浆和全血低切黏度、改善内源性凝血功能及促进血小板聚集功能发挥其止血作用,为侧柏炭止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8.
侧柏叶炮制前后对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晨  柳佳  张丽  李帅锋  周丽娜  丁安伟  喻斌 《中草药》2014,45(5):668-672
目的 考察侧柏叶炮制前后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 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对照组和模型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组、侧柏叶生品组、侧柏叶炭品组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复制血热复合出血模型,考察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量、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的量(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0.01),RBC、HGb及HCT显著升高(P<0.01);TT和APTT显著延长,PT显著缩短,FIB的量显著增加(P<0.01);PLT、PCT、MPV和PDW明显增加(P<0.05、0.01);侧柏叶生品及炭品均可明显降低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RBC、HGb和HCT(P<0.05、0.01);生品组可明显缩短TT和APTT(P<0.05、0.01),明显降低FIB的量(P<0.05);炭品组可显著缩短TT和APTT(P<0.01),显著降低FIB的量(P<0.01),明显降低大鼠PLT、PCT、MPV及PDW(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使肺损伤得到明显修复(P<0.050.01)。结论 侧柏叶生品和炭品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改善肺出血等病理性损伤,主要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改善凝血功能,且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沈泉妹  贾亚平  柳佳 《护理研究》2008,22(11):1019-1020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的,是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TFRs占Tregs的比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以2016—2020年于汉中三二〇一医院门诊就诊及随访的94例HIV感染者(包括未治疗者,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成功和免疫重建失败者)及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将CD3+CD4+Foxp3+ T细胞定义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将CD3+CD4+CXCR5+Foxp3+ T细胞定义为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 TFRs),分析TFRs占Tregs的比例与HIV RNA及CD4+ T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分析其在免疫重建成功与免疫重建失败HIV感染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TFRs/Tregs比值与HIV RNA呈负相关(r=-0.276,P<0.05),与CD4+ 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79,P<0.05)。结论 HIV感染者TFRs占Tregs的比例越高,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可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