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预测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放疗方案。目前采用的常规放疗方案没有考虑到不同个体存在放射敏感性的差异,影响了肿瘤的放疗控制率。所以,寻找能准确地预测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蛋白质,对不同患者采用更合理的个体化放疗方案极为重要。蛋白质组学方法使高通量地研究生物个体功能成为可能。在本研究中,将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初步研究放射敏感性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博落回属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与多样性,为发现影响博落回次生代谢产物的内生真菌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从博落回属植物根部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常规的形态学方法对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共分离纯化67株内生真菌,其中博落回中分离到40株,而小果博落回中得到27株内生真菌。发现Coniothyrium为博落回根部特有的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Chaetomium和Phyllosticta属菌株为小果博落回特有菌株。结论:博落回属植物内生菌多样性与博落回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差异、博落回属植物之间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博落回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和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2种模型,观测MCE干预后肝指数、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 PCⅢ)、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脂质过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Ⅰ型胶原(CoⅠ)、Ⅲ型胶原(CoⅢ)及羟脯氨酸(Hyp)表达的变化,并做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在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MCE各剂量预防组肝指数,AST含量及CoⅠ表达明显降低,高剂量预防组LN及CoⅢ表达明显降低;中剂量预防组MDA含量及CoⅢ表达明显降低;MCE治疗组肝指数、HA,MDA含量及CoⅢ表达明显降低;经MCE防治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减轻.在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模型中,MCE预防组小鼠Hyp及Co Ⅰ表达明显降低;高剂量治疗组小鼠肝指数、PCⅢ,LN,HA,AST,ALT含量及Co Ⅰ表达显著降低,中剂量治疗组PCⅢ,HA,AST,ALT含量明显降低;MCE治疗给药能明显改善模型小鼠肝脏病变.结论:MCE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肝细胞膜、减轻肝脏炎症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不同鼻咽癌细胞系中蛋白表达的差异,以期寻找与鼻咽癌细胞系放射生物学特性相关的蛋白。方法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肽质谱指纹图分析、质谱数据的蛋白质库搜寻鉴定。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结果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蛋白质有9个,与5-8F细胞比较6-10B细胞中4个为下调蛋白,5个为上调蛋白。Western Blot证实CK19和p73在5-8F和6-10B中的表达与蛋白质组结果一致,p73在5-8F中的表达高于6-10B,CK19在6-10B中的表达高于5-8F。结论放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鼻咽癌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与其放射生物学特性有关,其中p73可能成为预测的侯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释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生物利用低的原因,对这四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测定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不同p H缓冲液、人工胃液(p H=1.3)和人工肠液(p H=6.8)中的稳定性。结果: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在酸性、中性、碱性、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环境下8 h回收率为97.16%~101.89%;血根碱在p H=6.8磷酸盐缓冲液、水、p H=7.8~8.0磷酸盐缓冲液及人工肠液中8 h回收率为48.81%~60.53%;白屈菜红碱在p H=5.8磷酸盐缓冲液、p H=6.8磷酸盐缓冲液、水及人工肠液中8 h的回收率为81.21%~93.48%;在p H=7.8~8.0磷酸盐缓冲液中8 h回收率为57.43%。结论: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稳定性不受p H的影响,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随p H升高稳定性降低,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与其在不同p H环境中一致,为阐明博落回散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ITS2序列对博落回属药用植物进行鉴定。方法:通过对来自湖南、江西、浙江、湖北、河南、陕西、重庆的30个博落回属植物ITS2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对其进行扩增效率及测序成功率、碱基构成、种内和种间变异分析及NJ系统进化树分析来评估ITS2序列鉴定效果。结果:博落回属药用植物ITS2序列长度在500 bp以内,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为100%,并获得30条博落回ITS2序列。结论:ITS2序列可以有效准确鉴别博落回属植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效率最高的酵母前体饲喂方式,为在酵母中进行基因功能验证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首先构建含PsP6H基因和PsCPR基因重组酵母工程菌,然后用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前体饲喂,最后质谱检测下游产物二氢血根碱来确定最优方案。结果最优的前体饲喂方法是将酵母工程菌经过半乳糖诱导31 h后在pH 8.0的Tris EDTA溶液中孵育24 h。结论不同的前体饲喂方式对酵母工程菌下游产物产生不同影响,经优化后的酵母前体饲喂方法较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血根碱对大鼠结肠炎及炎症通路中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根碱对葡聚糖硫酸钠致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致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血根碱组。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腹泻及隐血情况;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NF-κB通路中关键因子p65。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血根碱组和阳性组大鼠的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表达降低,而IL-10的表达升高;同时,免疫组化实验发现血根碱组与模型组相比,其核内转入因子核蛋白p65显著下调。结论:血根碱可能通过调节NF-κB通路中的核转入因子p65,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同时提高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对炎症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